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吴德贵: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

QQ截图20220420093522

吴德贵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我主要是讲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问题。

人才资源是世界上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反复证明,兴也在人、衰也在人,人才是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键要素。

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的历史,是一部全力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的历史,这是从人才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1世纪以来,党中央先后开了三次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人才强国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了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着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引领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人才强国、为什么要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擘画了新时代建设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

今天,我就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谈几点心得,同大家交流。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

关于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主题,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宣誓: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个主题就是当前和今后若干年人才强国建设的方向、任务、标的。

新时代是背景,建设人才强国是主题,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则是标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才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这个主题,并且要为之不懈奋斗。

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涵盖着三个重要思想:

第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谋新篇、布新局。新时代是最大的背景,也对人才强国建设提出了新战略、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我们都要很好地研究和落实。

第二,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任务,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要让顶端的、高层次的、战略型的人才不断地向中国聚集。

第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创新高地。

这里和大家一起回顾21世纪以来中央三次人才工作会议:

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名称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有三个重要贡献,一是确立了党管人才的原则,二是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的理念,三是把能力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

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于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名称仍然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

第三次人才工作会议于2021年9月27日和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更名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全国”改成“中央”,进一步凸显了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