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与路径选择(3)

摘要:受新工业革命、贸易政策环境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三因素叠加的影响,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确立碳中和目标,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部的压力。需要强调的是,做出2030年实现总量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意味着中国将以全球最大的排放强度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带入零排放的崭新发展阶段,这不仅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强有力的支持,更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

三、中国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郑重宣布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2021年4月22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全新的理念,也是全新的目标。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往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电力的建设。但是在未来,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而是要向沿线国家投放中国新能源建设的技术和项目。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落实和贯彻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总体布局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工业大国,然而,尽管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大而不强”却是中国工业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近年来,虽然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总体水平仍然偏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仍是普遍存在的突出矛盾。要突破中国工业由大转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依靠全新的模式和机制,而绿色发展正是对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必将有效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为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工业部门作为国际竞争力最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率先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为其他领域转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绿色发展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从其他工业化国家走过的道路以及国内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经验来看,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重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是很难逾越的,我们也的确走出了这样的发展轨迹。但是中国的重化工业化的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外延式和压缩式的特点。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产能快速扩张,整个产业体系快速成长和完善,另一方面重化工业所造成的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在迅速积累和放大。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资源条件来看,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在传统的技术和机制下实现,只有走数字化、绿色化的道路,才能彻底摒弃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可以肯定的是,绿色发展有助于产业间的融合,特别是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从而带动绿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整体的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是应对全球低碳竞争的重要举措。随着要素跨国界流动和全球配置,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更加国际化的问题。低碳经济逐步进入各国产业领域,从而引发的实质性的竞争,成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纷纷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本国企业探索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新方向,发掘绿色经济的新增长点。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虽然人均排放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但是排放总量却增长得非常快。所以,在全球低碳竞争的大背景下,减排的全球行动和国家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中国工业,特别是传统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排放总量的扩大,国际上对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了更多期待,“双碳”目标也成为我们的大国担当和时代使命。由于工业节能减排的相对潜力较大,技术和市场的条件相对较好,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示范、带动效果,所以加快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掌握减排和结构调整的主动权,而且有利于协调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绿色发展是保障能源和资源安全的有力手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提速,中国能源和矿产的需求在快速上升,并且表现为非常强韧的刚性需求,石油、煤炭、铁矿石、铝土、铜矿等大宗矿产和能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另外,由于中国出口大量的制成品,而且这些制成品是以中低端的产品为主,所以导致了在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我们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态逆差。因此在严峻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供求形势下,中国必须加快绿色转型,通过新能源开发和绿色技术的推广,推动能源多样化发展,构建更加稳定、清洁的能源矿产供给体系,从而以较低的单位产出和资源消耗水平实现经济强国的目标,有力维护国家资源和能源安全。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当前要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中国各地方之间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不能做统一要求。所以,地方政府、企业界、学术界都有很大创新空间,但我们也要正视创新带来的压力。

从实体部门的绿色发展进程来看,在强制性节能减排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理念也在逐步确立。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主要污染物的治理取得了重大成效。碳交易市场和交易机制在建立完善之中,各地污染治理投资也在稳步提高,但是东中西部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还存在很大差距。

从能源角度来看,矿产能源消费规模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为2030年实现碳达峰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能源转型已经开始发力,电力行业也朝着既定的目标在加快转型,相对而言,新能源发展的势头非常猛,有一些甚至超出了预期。另外,绿色制造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是在具体实施“双控”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和障碍。发展阶段放缓之后,绿色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压力逐步凸显。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新能源开发也出现了阶段性的过剩,比如弃风弃光现象。一些传统行业,在经过几轮强制性减排后,后续减排空间有所缩小,难度有所增加,后续减排压力会比较大。我们面对的是各部门、各地区发展阶段和能力建设都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怎样基于“双碳”目标来构建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机制创新,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现在主要的瓶颈,一是结构性的矛盾很突出,产能过剩制约实体部门的绿色发展;二是技术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群体性的绿色技术的突破。绿色装备和再制造的市场空间也仍然有待进一步拓展,资金的瓶颈和成本的压力还在阻碍企业的自主转型,绿色低碳项目的预期收益不够明朗,绿色的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的消费氛围还不足,正向激励的政策手段还不到位。

四、中国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面向未来,我们要采取与强制性约束不同的,正向激励为主的政策思路,要尽量避免财政直补的政策手段。从理念层面上来讲,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路径。创新既要包括理念的创新,也要包括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我们要认识到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迈向数字化和绿色化,正在加快实现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绿色生态文明的大跨越。这是人类社会必须迈出的重大一步,这一步势必要改变工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使工业生产不再单纯地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技术创新是关键。绿色的技术涉及很多学科,不仅包括新兴学科,而且要涉及物理、化学、工程等传统学科,是人类知识体系的绿色化集成。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大,需要政府加强规划,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制度创新是保障。保障绿色技术与传统技术获得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导向。

现在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绿色发展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一个关键路径就是要实现绿色化和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比如,依托云服务的低碳功能,重构用户和供应链体系;将企业的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迁移到云服务中,以提高效能,并减少环境影响;开发云服务强大的生态系统,利用数字工具实现碳排放的量化分解。同时,要让数字产品赋能交通工具,打造智能化的绿色出行,开发数字地图,以更好地监测地球资源的变化,取得综合性的碳中和的数据,并以此作为分析决策的基础。在建筑领域,要设置一些建筑排放的检测器,用数字技术来推动绿色建筑的构建和传统建筑的减排工作。现在使用社交平台的人越来越多了,在社交平台上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广普及绿色消费理念是一个重要的机制,要将其充分开发好、利用好。

在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中,有九个方面需要格外重视。一是要加快关键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实现技术的群体性突破。二是要深入推进结构性调整,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三是要完善绿色制造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四是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要打造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体系。六是要启动政府的绿色采购工程,引导绿色消费行为。七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的零碳管理创新。八是要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这个要特别强调一下,高校未来应该加快开展面向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的学科建设的探讨,设置一些相关专业,比如碳的测算和分析、绿色物流、绿色设计等。同时,企业也要加快对在职员工的再培训,树立碳中和的理念,明确绿色发展的目标方向,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九是要凝聚共识,创造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条件。在大国竞争全面升级的情况下,很多领域的国际交流都面临空间、机会、渠道被挤压和中断的局面,相对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实行节能减排等相关领域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虽然有利益的差别,但是达成了基本共识。所以,这个领域也是未来推进和开展国际交流,实现绿色相关合作的重要方向。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总结和展望。新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影响范围波及整个人类社会,推动了发展主导力量的变化、组织载体的变化、空间响应机制的变化。资源基础出现新的变化,智能技术赋予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态循环方式,从而为我们突破资源环境桎梏提供终极解决方案。在新的科技支撑下,人类的寿命有望延长并且突破现在的极限,新的科技、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都在赋能个人、家庭、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使我们的生产组织方式产生重大变化。新的一些理念,可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超级创造力,引领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碳中和”是热度很高的词,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词。虽然很多人通过预测或评估,对实现碳中和持质疑态度,但我们只要抓住关键的一点,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中国经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体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保持了强大的韧性,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实体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出现了一些分化的迹象,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差距有所拉大,传统行业转型的压力在不断凸显。中国确立碳中和目标,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部的压力。从外部的压力或者外部的条件来看,我们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引发的体制机制的变化。比如,生产生活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融合。从国内来看,要建立一个绿色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建立一座又一座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更加宜居的城市,一个很重要的约束条件是中国的人均资源水平偏低。另外,我们在大规模的快速压缩型的工业化过程中,对环境容量的占用已经快达到临界点,留给我们的环境容量不多了。所以,如果不实现绿色转型,不迈向“双碳”目标,环境容量也不能再支撑我们以往粗放型的发展了。不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消费升级的压力和动力是同时存在的。

中国提出“30•60”方案之后,我们自己也反复强调是有难度的,要做出很大努力,但是,国际社会仍然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我们要对这些质疑进行合理回应。应充分把握主要大国达成“碳中和”基本共识的难得机遇,不断深化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资本、人员交流,推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设立和开展。需要强调的是,做出2030年实现总量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意味着中国将以全球最大的排放强度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带入零排放的崭新发展阶段,这不仅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强有力的支持,更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对于中国主动践行这一历史使命的意义和影响,应做好顶层设计,保持与世界各国的良好协调沟通,分步骤安排国内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减排路线及其阶段性进展的对外宣介,提高中国“碳中和”政策措施的透明度以及实践效果的可视性。同时,探索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成果经验的国际共享,为沿线国家探索确立“碳中和”方案提供技术和资金帮助。我们现在要聚焦于怎样实现“双碳”目标,怎样在不同行业和地区、家庭和个人的实践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发力,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婧雅)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