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2)

摘要: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实践运用,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现代化,既需要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又需要以一种积极、安全的方式融入世界经济大局。

202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演讲中这样指出:“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另外一个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新的征程上,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必将为全球经济作出新的贡献,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现代化是一种全球化现象,没有国家能够脱离全球经济而封闭、独立地实现经济现代化,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正在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构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全球经济,全球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有助于全球经济更加平等地快速发展。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人均收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快于很多低收入国家,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会拉大全球国家间的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中国对全球不平等的贡献可能会从缩小国家间的不平等转向缩小本国的国内不平等。当然,这有赖于共同富裕战略的顺利推进。

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坚决的政策执行。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些制度、方针和政策不断建立和完善,是中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艰巨、复杂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发展水平不高、收入和财产差距过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偏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入阐释了实现共同富裕等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我国经济具备合理增长的条件,2023年经济工作多措并举,做好“六个更好统筹”,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

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这是我们经济政策方面的核心论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所谓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

关于新发展格局,我给出的判断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战略选择。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新发展格局也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新发展格局是什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我们就从经济逻辑论证一个命题:中国要实现经济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