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孙家洲:读《史记》,悟人生:性格与命运(3)

三、秦始皇与李斯的性格与命运

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和李斯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贬秦始皇的人,说他是暴君;尊秦始皇的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对秦始皇有个评价,“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讲到秦始皇,就要说一说他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往往与其儿时经历、身体特征息息相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37年,尉缭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王政的赏识,他对秦王政说,以秦国的强盛,诸侯就像郡县的长官,我只担心诸侯合纵,隐秘而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夫差、愍王败亡的原因。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政听了尉缭的计策,对其更加尊重。尊重到什么程度?秦王每次接见尉缭的时候都平礼相待,服饰、饮食也与尉缭一样。

这时尉缭很清醒,他对秦王政发表了一通评论后,就离开了秦国。尉缭说,秦王长着高鼻梁,细长的眼睛,有着猛禽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少恩德而有虎狼一样的心肠,在穷困时敢于屈居人下,在得志后也能轻易将人吞食。我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是秦王在接见我的时候,经常居我之下。假如秦王能如愿统一天下,那么天下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我不能与这样的人长期相处。

一般情况,秦王政听到尉缭这样评价他,肯定要将其抓获,并定罪处死。但是,秦王政是伟大的政治家,这时正值用人之际,就坚决挽留尉缭,任命尉缭为秦国的国尉。

讲到秦始皇就不能不讲吕不韦。《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子楚(后来的秦庄襄王)当时在赵国做人质,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上了吕不韦家里的一个舞女,于是他向吕不韦祝酒,并请求把此舞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回秦国当继承人做了大量的铺垫,破费了巨额的家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舞女。但是,这个舞女隐瞒了怀孕在身的事情,到十二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秦始皇。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暗示了这个男孩是吕不韦的孩子。但是,司马迁又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写了,“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可以说,对于秦始皇的身世,《史记》有两种表述。

后来,子楚回到秦国当了国王,即秦庄襄王,但他在位仅三年就去世了,年幼的秦王政继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吕不韦曾主持写了一本书叫《吕氏春秋》。这本书写成的时候,秦王政差不多要亲政了。吕不韦眼看不能继续把持朝政,于是假借宣传《吕氏春秋》强化他的权威地位,同时也想在政治上影响这位年轻的秦王。当时,吕不韦在咸阳的城门发布告示,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吕不韦对秦国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在他主政时期,秦国对韩国、赵国、魏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

在秦始皇的亲政路上,还有一个敌人是嫪毐。公元前238年,嫪毐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叛乱。秦王政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最终,嫪毐兵败被杀。

之后,吕不韦因受嫪毐牵连而被罢官。吕不韦被罢官后,还有许多宾客去看望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指责吕不韦。信中写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做十万户的奉君。这里先把吕不韦的功劳抹杀了。后面又讲,你和秦王室有什么亲缘关系?要我尊你为仲父。你们全族都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看到这封信后,非常惶恐,于是喝下酖酒自杀而亡。

我对吕不韦的评价是“其人其事可议,其功不可没,其书其学不可废”。

《史记》对李斯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的厕所里有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师承荀子,经过刻苦学习,在学业完成之后,李斯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统一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我,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的人生观。

李斯的一生以成为“人上人”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做了许多违心的事,说了很多违心的话。最后,他也为此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么,该如何评价李斯?我们从《谏逐客书》入手。李斯到秦国后,秦王任命他为客卿。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许多大臣向秦王谏言要把秦国的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于是秦王就下达了逐客令,所有山东六国在秦国做官的人都要限期离境。在被逐的路途上,李斯写下了千古名篇《谏逐客书》。《谏逐客书》虽然篇幅并不长,但李斯在这篇文章中,将当时的利害分析得非常到位。李斯写道,秦国现在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不同时期都有山东六国的客卿为秦国的发展作贡献。秦王的后宫里,容得下来自山东六国的宝马、金玉、美女,为什么就容不下来自六国的人才呢?更何况这些来自山东六国的人才,是真心为秦国的发展而出谋献策的。如今大王要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秦国想要统一天下就难了。秦王政看到《谏逐客书》后立刻下令废止逐客令,并派人把李斯请回来,从此以李斯为左膀右臂。

秦国最后灭的是齐国,可以说是不战而胜。这个原因在《战国策》里讲得很清楚,“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脩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后胜是齐国的相国,被秦国收买了,劝自己的国王不能与秦为敌,为了避免秦有警惕之心,不要做备战的事情,要经常派使者到秦国去表示友好。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这段大概意思是,秦王政准备攻打楚国,他先问年轻的李信将军,攻打楚国要多少人,李信自信地说20万人够了;他又去问老将军王翦,王翦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政当时就感叹说,王翦将军老了,怎么胆怯了?李信是青年将领,更有勇气。王翦一看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用,就推脱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了。

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接着李信又攻下了鄢郢,于是带领部队继续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由于战事前期非常顺利,李信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最终因为李信自满大意,被楚军攻入军营,杀死秦军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战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王政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如果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满口答应说,全都听将军的谋划。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王政亲自到灞上送行。

王翦非常了解秦王政,临出发时,请求秦王政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王政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器重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给我的子孙后代。秦王政听了大笑起来。王翦从一出发,就接连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家业。有人说,王将军请求秦王赐予家业,有些像伸手管人要东西,不太符合将军的身份。王翦说,秦王为人多疑,现在把六十万大军给我,只有这样才能打消秦王对我的疑虑。

最后,再把秦始皇和李斯的结局讲一下。李斯一生追求富贵,但最后仍被算计,落了个三族被灭的恶果。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皇子胡亥串通李斯,假传秦始皇遗诏处死了公子扶苏。当时,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咸鱼装在车上,咸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更让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他希望传位千世万世的秦朝,在他死后不久就灭亡了,令人唏嘘。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