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2)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明确提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形成了经济改革是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全面改革的新理念,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由于难以对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我们采取了“体制外”先行的战略。这意味着改革不再从城市国有企业入手,而是把重点放到非国有部门,在那里创建市场导向的企业,主要依靠它们实现经济增长。这一战略有效突破了体制内改革的瓶颈。由农村改革所造就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城市就业而造就的新型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实行的初步改革,这一切使市场经济的份额在中国有了很大增长。

在这一阶段,我们在体制内搞计划,在体制外搞市场,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虽然缓解了改革带来的短期冲击力,但也造就了一些新问题。比如,那个年代的“倒爷”,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走后门”“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投机倒把、倒买倒卖,一夜暴富。之后,中央为惩治腐败,打击“倒爷”,推行价格改革,但因条件不具备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改革遭遇挫折,再加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大影响,我国社会出现了围绕要不要坚持改革、改革怎么改、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问题的讨论。对此,我们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992年,邓小平同志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重申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法和方式,从整体上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线,指明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方向。

(3)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谈到中国翻两番的目标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翻两番,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能源,一个是交通,一个是原材料,一个是智力。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很缺乏,所以必须坚持开放政策,欢迎国际资金的合作。这篇谈话的一部分以《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7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三步走”战略。这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表述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每一步,我们都是超额完成的,现在还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

(二)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承与发展(1992-2012)

在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对外的大门越来越开,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

1.1992年党的十四大至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样,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1992年-2001年,我们取得了以下重大突破。

(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共50条,其基本框架为: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呈现迅猛发展的蓬勃景象。自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高歌猛进,增速总体保持在10%以上,到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之后很快回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直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速再次放缓,之后进入了一个平稳期,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

(2)所有制的重大突破,从理论到实践。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看待股份制?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实践呼唤着中国道路一次新的理论突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作了进一步阐释,对于公有制经济,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对于集体所有制经济,报告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3)对外开放新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十几年的艰难谈判,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打开了中国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新大门,是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汪洋大海的新起点,也由此造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一举成为“世界工厂”,地位不可撼动。

(4)明确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报告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后来,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又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作出阶段性安排,明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002年-2012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新的问题与挑战。跨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第一,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带来的问题;第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尾声,即将迈入适度稳步增长阶段,能否成功应对这一变化对如期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第三,经济发展后财富的掌控和分配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分化的出现使这一问题更趋敏感;第四,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亟待解决,如环境资源、产业结构、城市化、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因此,在利益多元化情况下,凝聚改革共识、实现有效治理,比以往难得多。

(2)提出社会建设的使命。从世界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经济起飞后,社会结构随之改变,这时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在不断提高,但一些新的矛盾也随之出现,社会稳定问题十分突出。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还有其特殊性:一是中国经济起飞速度和规模空前,其他国家在发展长过程中陆续遇到的问题,中国短时间内就遇到了;二是中国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比一直在市场经济轨道上发展的国家更复杂;三是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的联系空前紧密。在这个阶段,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更加清晰。这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又一个新的成就。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社会管理、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等任务和部署,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这样,我们就从富强、民主、文明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到党的十八大之后又发展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3)发展路径的转变:新农村建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我们的发展路径产生了巨大变化,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比如,实施“村村通”工程,修建连接各个自然村的水泥路;从2006年开始逐步取消农业税;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从1978年到2012年,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社会面貌从沉闷僵化到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也又一次完成了自身的重要转变。总之,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成熟起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开阔。

二、改革开放2.0版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跨入新时代

这一阶段是从2012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尤其是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来,社会主义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但是,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弊端,以及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党的自身建设同样面临很多考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所指出的:“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任务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开放具有哪些特征呢?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从单向度、渐进式的探索模式到有顶层设计的全面深化的改革模式;二是从单向度对外开放,倾向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到双向度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基本平衡;三是从单向度学习、适应规则到积极参与制定并主导规则,比如参与制定世界性与区域性经济合作规则。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