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3)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一)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再出发

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认识到,好改的都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改革不能再修修补补,必须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深度改革,形成稳定性的制度。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目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推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主干作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根本制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着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些根本制度都是不能动摇的。基本制度,就是通过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重大影响的制度。比如:体现在政治领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体现在经济领域,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制度,就是由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派生而来、涉及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的主体性制度。包括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法治体系、党的建设制度等。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更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优势,其发展速度和执行效率要优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法国知名学者戴维·戈塞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使得中国有了连续数十年的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治理体制的高效和成功。他表示,从具体的国家治理来看,中国执政方式优势明显,尤其是中国政策具有延续性。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可以按照“五年规划”持续推进国家治理和进步,而西方政府的政策只能着眼于任期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改革开放45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型。经过数十年高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从以往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现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发展中的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不再集中在物质的短缺上,而是集中体现在发展的质量上,也就是要推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怎么实现?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制度优势,攻克科技难关。另一方面,要组建大批国家实验室,加大科研投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第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比如推动数字产业化、北斗产业化,确保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比重。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如果再低一些,就容易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离不开制造业。所以,我们要重视抓好制造业。

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里提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形成了对外依赖过高的风险。近几年,随着世界形势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2006年的64%,降至2020年的31.5%。也就是说,通过畅通内循环,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要形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联动为核心引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对外开放:从适应规则到参与制定规则

当今世界,开放融合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合作,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1.具体工作

(1)“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平台。一方面鼓励资本、技术、产品、服务和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为这个平台制定规则,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元、5.65万亿元和5.05万亿元,分别增长15%、5.6%和3.7%。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占外贸总值的32.9%,提升3.2个百分点;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越来越大。

(2)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到2023年6月底,已有106个成员,除了美国和日本,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加入了“亚投行”。可以说,“亚投行”的设立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因为这是中国发起、主导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打破美国、日本和欧盟对世界金融垄断的一个重要平台。

(3)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们知道,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主要是让别人来买我们的产品,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要是我们去买别人的产品。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转变,从单向度的“引进来”到双向度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基本平衡,更多的是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姿态,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

(4)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空间,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

(5)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方面,我们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前,我们很少在国际上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理念,如今,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开放成就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从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主要出口商品整体保持增长趋势,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不断取得新突破、结构实现新优化,产业实现新升级。

改革开放45年来成就斐然。比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了最大的制度优势;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锻造了优秀的执政团队;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总量再次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升级;粮食安全有效保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等等。

改革开放45年来的经验与启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 不仅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而且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精神财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改革的整体性、协调性,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统一,坚持统筹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李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