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刻认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1.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第一,这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
2.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
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第一,学思想,就是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
第二,强党性,就是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第三,重实践,就是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第四,建新功,就是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广东、陕西、内蒙古、江苏等地考察调研,分别对主题教育根本任务中“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四个方面作出深刻阐释。
(四)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过程来看,其一,好读书、读好书,他的渊博知识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自我学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在上大学前,习近平总书记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其二,善于主动学习。只读书,不思考,等于没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读书,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其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多岗位的锻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应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并加以阐释:“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九大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既立足于现实又望眼于未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