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

推进“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即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相比人们较为熟悉的“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自带时尚、品质、新潮、稀缺属性的首发经济,不仅能够集聚品牌资源、带动产业升级、增强城市商业活力,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供给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正是看到了首发经济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布局首发经济。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各地已累计发布48个关于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的政策与措施。今年初,重庆发布政策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着力培育“必购必带”品牌;今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提供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等举措……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首发经济对于提升城市能级、升级城市消费的巨大潜力,相继推出包括给予资金支持、建立服务绿色通道、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等务实举措支持首店首发经济。当前,成都、深圳、重庆、南京、杭州等城市,首发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助燃首发经济,还需要各地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意识。

作为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种经济形态,首发经济能够更加完整地反映创新各个方面。把“推进首发经济”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看,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这其中,技术革命性突破是“从0到1”;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1+1>2”;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是“从1到N”,这三种创新模式与首发经济“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都强调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特征。广州鼓励引进首店首发相关专业服务,探索建立发展联盟,支持首店首发经济;苏州将“苏元素”文化内涵和“首品牌”消费结构有机融合,为消费者提供“1+1>2”的优质体验……实践充分证明,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通过品牌创新、业态模式创新等,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真正满足人民高品质的生活需要。

推进首发经济要因地制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在部署“吸引知名品牌开设首店、首发新品”时强调“因地制宜”。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新区因地制宜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各地要结合优势产业,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首店或首发,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顺应消费理念转变趋势,发掘培育一批自主、新兴、高端、小众特色品牌,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支持服务业开放发展、整合城市资源打造消费场景、打造国际化市场环境,真正形成差异布局、错位发展,激活首发经济“流量密码”,进一步激发国内市场的消费活力,推动中国的消费升级和国际化进程。

首发经济,未来可期。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这为首发经济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让我们着眼于加快消费升级,丰富推进首发经济发展的各类举措,“首”上加码给力,“首”中挖潜育新,不断提升“首发能级”,提振“消费热力”,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懿(实习)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