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尼政府大力推广电动汽车,以期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碳达标承诺。以五菱、奇瑞、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近年来相继进入印尼市场,中国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印尼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欢迎。视频来源: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日前,2024北京国际品牌周在北京英蓝国际金融中心举办。今年品牌周的主题是“品牌互鉴 融通中外”,旨在为中外企业品牌交流、国际合作搭建互利共赢的平台。品牌周上发布《2024中国品牌全球传播报告》和十家品牌全球传播优秀案例企业名单。土耳其、菲律宾、白俄罗斯、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和商务机构代表,中外企业家等参加该活动。此外,北京国际品牌周组委会聘请四位中外嘉宾担任“品牌国际传播推介官”。
中国制造出海,增强中国品牌知名度。随着中国产品在工艺质量、科技含量和工业设计等方面的持续进步,中国制造不再仅仅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更是品质与创新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创新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从高铁、5G通信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然而,要想在全球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仅仅依靠产品质量还不够,还需要强大的品牌支撑。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的通行证。一个具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全球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中国品牌出圈,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企业品牌建设保驾护航。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应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品牌营销和传播,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球消费者展示中国品牌的魅力。协会则应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建设也是中国品牌出圈的关键。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知识产权建设则能够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品牌交流互鉴,让世界了解中国。2024北京国际品牌周以“品牌互鉴 融通中外”为主题,为中外企业品牌交流、国际合作搭建了互利共赢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各国企业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动品牌建设的发展。同时,品牌交流互鉴也能够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品牌。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都是中国品牌的宝贵财富。中国企业应充分挖掘中国文化的内涵,将其融入品牌建设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此外,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传播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品牌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应积极运用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大力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通过生动的品牌故事和有效的传播手段,让全球消费者了解中国品牌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建立起对中国品牌的良好印象。
2024北京国际品牌周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品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共筑中国品牌辉煌。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视频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