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智化
1.数智化治理的内涵
基层治理数智化是在基层政府和社区管理中引入数字技术和智能系统,旨在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透明度和响应能力,涉及技术与基层治理模式的深度融合,实现更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和服务。
基层治理中数智化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决策支持和自动化服务。有学者指出,数字技术能帮助基层政府掌握社区动态,改进服务质量和决策过程,智能系统能提升服务效率和公众满意度。数智化技术能有效提升信息传递速度和决策的科学性,高效进行资源配置、监控社会问题并应对突发事件,强调数据集成和共享对于提升基层治理效率的重要性。
基层治理数智化是优化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有提升治理效能、改善服务质量等优势,但面临技术、隐私、人才和培训等挑战,需要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2.数智化治理的评价指标
评估基层治理数智化效果可以通过多个关键指标来进行,如数据管理与应用(包括数据采集完整性、分析准确性和数据共享效率)、服务效率和响应时间、公共参与度(通过在线评估和反馈机制衡量公众参与积极性)技术可达性和培训水平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构建了城市治理智慧化模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标委批准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包含9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和62项三级指标。中央、北京和其他地市政策文件中也有城市数智化测度探索,涉及基础设施覆盖率、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等。
3.数智化治理的经验
(1)高效整合与优化服务。通过整合数字平台和智能技术实现政务服务高效化,如“京通”小程序和北京市政务服务网,市民可在线办理多项业务,提升办事效率和市民满意度。经验表明,构建集成化数字服务平台、简化办事流程并提供便捷在线服务,能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可达性和效率。
(2)智能技术驱动的精准治理。北京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治理效果,如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减少拥堵,智能监测系统提升空气质量。智能技术的应用表明,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能精准解决治理难题,提高管理效能。
(3)坚实的信息基础与产业生态建设。北京市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新增5G基站和信息技术产业园,提升网络速度,推动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这一经验表明,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强有力的产业支持是实现数智化治理的基础。
4.数智化治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1)数据质量方面。基层治理数智化中,智能系统依赖高质量数据,但数据采集中常存在缺陷,如采集盲区、偏误或代表性不足、采集标准不统一等,可能导致数据不平等甚至造假,数据质量不高。
(2)算法的准确性方面。数智化治理依赖于智能系统中的算法、模型和组件,可能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偏误,算法缺陷可能使智能化系统在处理信息和配置资源时出错。需用高质量数据训练算法,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认识到算法局限性,避免信息孤岛、信息茧房等现象,以创新性、系统性方法应对数智化挑战。
(3)系统的稳定性。数智化技术精确且网络效应强,局部措施可能影响整体稳定性。数智化创新面临技术和发展方向不确定性,公共组织遭遇外部冲击可能引发连锁风险,需审慎推进,提升组织适应性和韧性,通过建立灵活弹性组织网络应对外部变化,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