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中国考古学的使命:其一,中国考古学的出发点是认识中国历史;其二,考古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既有其一套现代学术方式,同时又形成考古学中国学派;其三,中国考古展示与文明意识建构,关乎着中国之为中国、“我们是谁”的文化认同问题;其四,考古所揭示的...[详细] 时间:2021-04-22 15:11 查看:192次 标签:中国考古学中华文明中国学派
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推进革命文艺的发展,在总结吸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从民族解放战争对文艺审美需求的实际出发,提出并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美、以求实求真为美、以普及与提高并重为美、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美的文艺审美思想...[详细] 时间:2021-04-22 15:10 查看:210次 标签:毛泽东文艺审美思想延安时期
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当前高校一项重大的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三地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要以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角,整合各类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形成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并举、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院校培养与用人单位培养互补、校内培养与校外人才...[详细] 时间:2021-04-22 15:09 查看:106次 标签: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语言人才培育是促进人文、经贸交流,维护沿线安全的现实需要。我们应坚持立足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完善人才培育理念,做好语言服务功能规划、语种布局规划和培育主体规划,着重培养各类语言人才。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做好学科协同、高校协同、产教协同...[详细] 时间:2021-04-22 15:07 查看:213次 标签:“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育语言规划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青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要从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增加专业协同、丰富教育路径、健全育人机制、创新素质测评等方面入手,有效促进青年成长成...[详细] 时间:2021-04-22 15:07 查看:428次 标签: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成规律大学生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时代性和实效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亟需进一步加强,而推进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科学化、制度化、精准化是加强这一工作的努力方向,这要求着力理念创新、注重顶层设计、锁定目标靶向。...[详细] 时间:2021-04-22 15:06 查看:802次 标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科学化制度化精准化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是其符号功能和实用功能抗衡对话的结果。在政治生活中,朝廷以服饰明确秩序、区分等级;在日常生活中,儒士以服饰修身养正,以成君子。以衣守礼的观念在历史上屡遭挑战,儒道的对立与互补、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均对传统服饰的符号功能产生冲击,促成服饰的实用功...[详细] 时间:2021-04-22 15:05 查看:425次 标签:古代服饰变迁以衣守礼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民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品质。...[详细] 时间:2021-04-16 14:10 查看:1059次 标签:“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美美与共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行进的中国和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详细] 时间:2021-04-16 14:10 查看:144次 标签:安全度凝聚力中华民族复兴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而这一新形势对凝聚力、稳定性、安全度提出了新考验和新要求。...[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9 查看:109次 标签:发展环境凝聚力安全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掌握和运用对处理复杂问题具有重要方法论功能的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确立与国家安全现实相符合的科学的“国家安全”概念,以系统思维为基础构建大安全格局。...[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8 查看:291次 标签: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思维大安全格局
保证国家安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7 查看:585次 标签: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治安全
中国共产党依靠其强大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最初只有五十几个人的小党发展成为具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6 查看:236次 标签:动员力向心力凝聚力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实践证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固然有其历史基因,但社会制度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5 查看:186次 标签: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发展奇迹
中国之治顺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之治的稳定性与可靠保障源于多方面因素,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扎根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勇于...[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4 查看:124次 标签:中国之治党的领导治国理政
社会稳定是指全社会大多数成员能够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从而保障社会整体上的协调有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既定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社会环境的稳定性。...[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3 查看:195次 标签:社会稳定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认同
基层治理中的管控困境,是一种隐藏在各式各样繁忙工作之下的现象,由于“管理”变成了“管控”、“严管”变成了“严控”、“管好”变成了“管死”,因而衍生出“管住了坏人(如腐败分子)、也管死了好人(干事担当者)”。...[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2 查看:141次 标签:基层治理激励机制管控困境
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深刻改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态,基层干部的心态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解决基层干部的消极心态问题,提升基层韧性治理的能力,可建立多维度、复合型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重塑上下级政府之间分工协作的良性关系。...[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1 查看:126次 标签:基层治理干部心态治理生态
医疗领域腐败推高了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加剧“看病贵”问题,极大浪费了国家资源,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群众获得感。...[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0 查看:273次 标签:医疗腐败反腐败完善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问题,而抓住“关键少数”是新时期党中央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着力点。面对长期存在的对领导干部监督难、难监督等问题,需要通过提升思想素养、科学配置权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落实“两个责任”,抓住“关键少数”这...[详细] 时间:2021-04-16 13:59 查看:263次 标签:党内监督“关键少数”“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