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爆发了近代以来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军阀卖国的全国革命斗争,即五四运动,各地最早接触和初步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正是这场革命斗争中最活跃的参加者和领导者。党的成立,是五四运动的延续和必然结果。一个...[详细] 时间:2011-12-28 11:02 查看:206次标签:卫建林党的历史路线群众历史

  • 任何政治力量、任何政权产生、存在、发展的依据,胜败兴衰的症结,都集中于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此即中国古训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是由属于人民自己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而不再是人民之外、人民之上的&ldq...[详细] 时间:2011-12-28 11:02 查看:87次标签:卫建林

  • 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引领着新的思想解放和进步。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命题、思想的提出,表明在关于人的认识上,澄清了以往的重重迷雾,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标志着我们共产党的现代文...[详细] 时间:2011-12-28 10:50 查看:78次标签:周为民学说马克思主义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一直未能取得实质的进展。为什么?主要的障碍在哪里? 应当看到,增长方式的问题,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样的基本问题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与如何配置资源的问题直接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资源...[详细] 时间:2011-12-28 10:50 查看:89次标签:周为民体制改革问题

  • 在金融危机引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一次成为讨论中的焦点问题,一些倾向于怀疑、反对市场化改革的观点又流行起来,所以需要再作澄清。这对于市场化改革仍处于半途的中国尤为重要。 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此次危机究竟是怎么造成的?海内...[详细] 时间:2011-12-28 10:50 查看:138次标签:周为民危机政府市场

  • 编者注:本文根据王怀超在“华大讲堂”第八场报告会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有所删减。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这个讲题历史跨度比较长,思想容量和历史容量比较大。我尽量不讲正...[详细] 时间:2011-12-28 10:41 查看:715次标签:王怀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 1978年以来,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再度崛起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场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经历了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详细] 时间:2011-12-28 10:41 查看:231次标签:王怀超前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 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起步的,至今已经走过了24年的艰辛历程。这24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时间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详细] 时间:2011-12-28 10:41 查看:230次标签:王怀超体制改革中国政治

  • 理论怎样才能有生命力和说服力?这始终是理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和...[详细] 时间:2011-12-28 10:33 查看:71次标签:洪向华生命力实际理论

  • 编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执政越久越要增强公仆意识。对此,应如何理解和认识? ——山西读者 韦晓利 韦晓利读者:我们请有关学者解答您提出的问题。 ...[详细] 时间:2011-12-28 10:33 查看:93次标签:洪向华公仆意识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全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长期探索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个《决定》既高屋建瓴地从“三大规律”(人类社会...[详细] 时间:2011-12-28 10:28 查看:145次标签:王兆铮和谐社会

  • 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11页)邓小平理论所以被公认为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满足...[详细] 时间:2011-12-28 10:28 查看:257次标签:王兆铮邓小平理论实践发展

  •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开宗明义地向世人宣告: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邓小平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不是建立在空想之上的。...[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8 查看:118次标签:沈传亮信仰目标战略

  • 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政党是领导国家建设、推动国家成长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而诞生,直接承载着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推进现代化发展的使命。在建党90年之际,回顾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的认知历程...[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8 查看:153次标签:沈传亮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反映了党的国家建设目标的日益完善。这一新目标是在党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先后提出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8 查看:169次标签:沈传亮强国目标建设文化

  • 1991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来中国访问。访问期间,她和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就市场经济问题发生了争论。撒切尔夫人告诉江泽民,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她的这一观点在资本主义...[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8 查看:243次标签:沈传亮中国共产党市场经济轨迹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大致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8 查看:91次标签:沈传亮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体制目标

  • 重视历史、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历史传承受限于传播手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历史为少数人所掌握,大众化程度极低。随着科技进步,历史大众化程度逐渐提高。进入文本阅读大众化的时代,如何推动历史大众化,充分发挥历史的镜鉴、明智、增慧、育人功用,在研...[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8 查看:113次标签:沈传亮途径文本历史

  • 摘要:7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成立日,中央领导人经过研究最后确定一方面要尊重事实,另一方面又要沿用传统的习惯,所以每年7月1日为党的纪念日就不再变了。我们党用了3年时间战胜国民党,之所以这么快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基于四个原因:一是我们有武装斗争、党的...[详细] 时间:2011-12-28 10:06 查看:220次标签:张太原新民主主义革命

  •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可是,由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占有特殊地位的苏...[详细] 时间:2011-12-28 09:48 查看:238次标签:王坚红民主集中制原则

专家专栏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