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如果一个概念不能反映特有属性,特别是不能反映本质属性,就会“名不正”,进而“言不顺”。然而,一些学者往往制造一些指称对象极其混乱的概念,导致一些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学术现象出现。“现代新儒家”这个概念便是典型例证之一。...[详细] 时间:2016-03-14 13:32 查看:1216次 标签:张分田现代新儒家儒家思想哲学

  • 《列子》“愚公移山”与《移山经》在文本上的相似,绝非是偶然的巧合。然而,此二者孰先孰后?晋人张湛的《列子注序》(《全晋文》卷一百三十八)关于《列子》思想内容的评述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线索。...[详细] 时间:2016-03-14 13:21 查看:802次 标签:范子烨愚公移山列子太行山

  • 韩非这种务实的精神,值得经营者研究借鉴,值得经营者在自己的经营实践中发扬光大。君主把提升政治效应摆在首位,经营者则应当把提升经济效益摆在首位。要发扬务实精神,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用邓小平的话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搞经营就是搞竞争,谁有实力,谁就站...[详细] 时间:2016-03-14 13:09 查看:447次 标签:宋志明韩非经营治国

  • 跟之前的任何王朝相比,宋朝人面临着更为迫切的环保压力,不能不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宋朝“现代性”的表现,因为在“近代化”展开之前,人对自然的破坏力是非常有限的。...[详细] 时间:2016-03-07 13:56 查看:409次 标签:吴钩宋代环保自然

  • 中国古代社会有法律的历史非常悠久,秦代就有完备的《秦律》,但有法律并非就有法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犯法者会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往往不取决于其罪行的严重程度,而取决于其是否拥有过硬的背景。在传统社会中,正因为历代的执法充满了选择性,所以法律的威慑力当然也就很低,...[详细] 时间:2016-03-07 13:55 查看:258次 标签:游宇明古代社会道德历史

  • 安源党校和北京党校在党校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为全国尤其是北方培养了许多得力的干部,而且积累了许多办好党校的成功经验,其中不少做法至今仍为各级党校秉承。...[详细] 时间:2016-03-07 13:54 查看:1456次 标签:李庆刚安源党校北京党校宣传教育党校

  • 读史是进行创造性活动必须具有的思维训练。聪明睿智的特色就在于,只需要看到或听到一点,就能长远地考虑和更多地理解,这种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来自历史知识培育的历史感。...[详细] 时间:2016-02-22 14:51 查看:689次 标签:刘志琴历史智慧社会文明

  • 当礼乐两种手段运用相得益彰时,社会政治就能够达到“礼义立则贵贱等,乐文同则上下和”的理想境界,于是儒家梦寐以求的社会政治状况也就真正得以实现了。...[详细] 时间:2016-02-22 14:45 查看:392次 标签:力行礼乐儒家治国方略

  • 钱学森和老一代航天人一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钱学森一生赤诚报国,严于律己,求真务实,敬业精业,立德、立言、立功,身上所体现的严实作风至今仍给人以激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详细] 时间:2016-02-18 09:23 查看:469次 标签:李明钱学森署名文章科学家

  • 历史虚无主义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蔓延泛滥,必有其缘由。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首先就要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是研究其最新手段和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批判针对性强,靶向性强,切实提高理论斗争的成效。...[详细] 时间:2016-02-04 14:47 查看:513次 标签:王广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

  • 要遏止腐败思想,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二者不可或缺。在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中,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详细] 时间:2016-02-01 14:30 查看:801次 标签:卜宪群反腐倡廉反腐败国家治理

  •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详细] 时间:2016-01-29 14:26 查看:327次 标签:蔡方鹿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文明

  • 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种种表现,就要从根本入手,就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武装自己,坚决与唯心史观和错误历史观作斗争。...[详细] 时间:2016-01-26 10:03 查看:472次 标签:宋月红历史虚无主义敌对势力政治思潮

  • “夷夏观”思想在近代历史中的变迁结局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古代曾经是先进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物的“夷夏”思想,使中国长期居于优越的地理文化意识,将华夏与域外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并使其渐渐落伍,以致近代世界文明出现并与中华文明碰撞时,对“夷夏...[详细] 时间:2016-01-25 13:20 查看:1155次 标签:尹传政“夷夏”观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文艺思想的优良传统。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变化,人们的文艺实践也在发展,文艺理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随着实践的进展,继续进行文艺理论上的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品格,也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永葆生机的关键。...[详细] 时间:2016-01-21 15:03 查看:536次 标签:董学文文艺思想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唯物史观

  • 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把同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思想武器掌握好,运用好,绝不能让国内外敌对势力用这股思潮对我国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阴谋得逞,绝不能让在苏联发生的悲剧在中国重演。这是国史工作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详细] 时间:2016-01-21 14:30 查看:485次 标签:朱佳木历史虚无主义使命民族复兴

  • 我们都记得汉武帝“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的名言(《汉书·武帝纪》)。宣太后或许正是“大奇”之人创“大奇”之功,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在认识她所“立”政治“功名”的同时,理解她情爱方面的“负俗之累”。...[详细] 时间:2016-01-20 15:38 查看:1006次 标签:王子今秦宣太后芈月传历史

  • 与唯心史观相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人类历史活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并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历史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至今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详细] 时间:2016-01-19 13:49 查看:215次 标签:张宏毅正本清源世界史马克思主义

  • 商鞅的改革也有重大局限,其思想有不少糟粕,但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以身殉法的尽公不顾私的伟大政治家,其人格是伟大的,其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以法治国的思想遗产。...[详细] 时间:2016-01-18 13:57 查看:1000次 标签:叶自成商鞅改革芈月传

  • 历史事件是纷繁复杂的,要完全用某一种固定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的历史问题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因而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时所作的诸多批注,往往是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在强调理论概括的前提下,既注重对历史人物的个体研究,也注重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详细] 时间:2016-01-18 13:48 查看:802次 标签:王小宽跟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历史人物个体研究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