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悲壮的精神史诗。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不仅锻造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风骨与精神脊梁,也在文学领域催生出具有独特历史烙印的抗战文学。...[详细] 时间:2025-09-12 13:25 查看:48次 标签:抗战文学民族意识文化基因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人多知他是文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位清廉有为的官员、一位卓有成就的史学家。请随我们走进江西省南丰县的曾巩纪念馆,领略其文豪之外的面向。...[详细] 时间:2025-08-22 15:15 查看:656次 标签:曾巩清廉有为史学家
长江是中华大地的筋脉,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脉,其丰富的水土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长江文明。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详细] 时间:2025-08-21 15:38 查看:395次 标签:习近平文化思想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能满足于向国外提供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关键是要把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详细] 时间:2025-08-18 13:47 查看:231次 标签: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以来,考古工作同步推进,263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8座古城渐趋明了,新区脚下8000年的历史文脉也日渐清晰。...[详细] 时间:2025-08-15 14:54 查看:1007次 标签:雄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雄安古州城遗址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通过个体情感与行为方面的“不偏不倚”,反对走极端、行偏激的“过”或“不及”,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允协与社会秩序的平稳安定。...[详细] 时间:2025-08-08 13:12 查看:770次 标签: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正之道”法律
城市考古在阐释早期历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学者使用大量考古材料证经补史,考古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异质互动,不同学科的良性互补,使得人们对于中华文明史的认识趋于深化。...[详细] 时间:2025-07-28 14:30 查看:689次 标签:中华文明民族自信民族精神民族认同
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对于切实增强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25-07-21 14:12 查看:617次 标签:新民主主义革命红色金融革命文化
历史因文化而精彩,文化因历史而厚重。近年来,永康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文润永康”工程,注重挖掘本地孕育的历史人物资源,从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和崇高品德中汲取廉洁文化营养。...[详细] 时间:2025-07-18 13:43 查看:830次 标签:胡长孺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历史文化
千年孝堂,再焕新颜,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致敬,更是对廉洁文化的深刻挖掘与传承。相信孝堂山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将继续绽放它独有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详细] 时间:2025-07-11 14:46 查看:884次 标签:孝廉文化廉洁文化历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中日力量对比与国际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战的基本路线与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详细] 时间:2025-07-07 13:55 查看:824次 标签: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载体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25-07-04 14:38 查看:1090次 标签: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
邮票在方寸之间,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展现世间万象。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清风万里——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其中展出了多张邮票,请随我们欣赏邮票,了解它呈现的廉洁故事。...[详细] 时间:2025-07-04 14:30 查看:868次 标签:邮票廉洁文化廉洁故事
在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风雨兼程,其间曾历经坎坷,但重拾信心,校正方向,走出一条通往希望和光明之路。...[详细] 时间:2025-07-01 14:46 查看:603次 标签:中华文明中国道路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详细] 时间:2025-06-26 14:38 查看:587次 标签: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连续性
周礼渗透在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时人文学书写及后世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周礼重要组成部分的礼容,具有多维度的文学价值。...[详细] 时间:2025-06-23 14:38 查看:520次 标签:周代文学礼容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兼相爱,交相利”等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这样的理念,在近代以来化作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生命践行的信仰。...[详细] 时间:2025-06-20 14:38 查看:990次 标签:中国—中亚峰会中国—中亚合作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治国理政,人才是关键。国家之强盛,必源于贤才荟萃;王朝之倾颓,常始于用人失当。人才乃立国之本、兴邦之基,犹如巨厦之栋梁、大川之源头,其得失关乎社稷存亡、天下兴废。...[详细] 时间:2025-06-17 15:13 查看:620次 标签:治国理政知人善任制度革新
《史记·高祖本纪》最后以“太史公曰”的形式总结自夏而始,经殷周至于秦汉的长时段的历史进程,论说以“周秦之间”为重要时段。...[详细] 时间:2025-06-16 14:46 查看:545次 标签:殷周秦汉技术进步
当视觉成为高级感官,代表着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对理性和真理的追求之时,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官则被贬低为低级感官,因为它们只代表着稍纵即逝、飘忽不定的感觉。...[详细] 时间:2025-06-09 14:16 查看:725次 标签:西方史学研究感官感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