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相对而言已显得丰富,但是古人变废为宝的智慧,对于我们践履低碳环保、发展循环经济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详细] 时间:2017-10-09 15:01 查看:410次标签:变废为宝低碳环保循环经济时代主旋律
地名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活化石”。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把地名镌刻在诗词曲赋里,那些地名不再只是他们的逗留之地,而是心灵栖息之所。 ...[详细] 时间:2017-10-09 14:59 查看:285次标签:地名活化石文人墨客诗词曲赋地域文化
朝阳门至通州的路是进京人员、粮食、货物的要道,也是皇帝拜谒东陵及巡幸江南之路。这条路是土路,马拉铁瓦轱辘车,每遇雨雪天气,车辙成深沟,泥泞难行,常发生陷车事故。 ...[详细] 时间:2017-10-09 14:57 查看:528次标签:朝阳门通州石道碑亭皇帝拜谒东陵巡幸江南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其实,不只是聪明睿智的拉瓦锡,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因为经不起权力的考验和名利的诱惑,自己打败了自己。 ...[详细] 时间:2017-10-09 14:54 查看:547次标签:沈括苏轼拉瓦锡毛遂自荐历史名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苏联学习军事的中共留学生群体中,走出了5名元帅、3名大将、7名上将、8名中将和7名少将。刘伯承元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就读于专门培养高级军事指挥人才的苏联最高军事学府——工农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以下简称伏龙芝)。 ...[详细] 时间:2017-10-09 14:51 查看:896次标签:叶枫伏龙芝军事学院刘伯承苏联最高军事学府苏军名将
遥想3000年前,周文王在临终前告诫武王要加强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3000年后的今天,《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樵采,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 ...[详细] 时间:2017-10-09 14:47 查看:648次标签:呼伦贝尔沙地青土湖王傻子印度河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四大鬼节之一。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成为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民间则称农历7月为“鬼月”。 ...[详细] 时间:2017-10-09 13:16 查看:598次标签:鬼节中元节下元节七月半万圣节
辛店文化的靴子,它像不像是雪地靴?真是像极了,可它却在大约3000多年前就行走在寒冷的大西北了,是史前先民的装备。现代雪地靴可是一种舶来品,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这又是一个让人放心不下的事实,应当如何来看待呢? ...[详细] 时间:2017-09-30 12:14 查看:500次标签:靴子风潮手套年代
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采用了一个特别的代指方式,以器具“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 ...[详细] 时间:2017-09-30 11:19 查看:381次标签:王仁湘王权甲骨文
“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 ...[详细] 时间:2017-09-30 11:11 查看:468次标签:令尊家父令堂家母
这座城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兴衰更替,围绕它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探索。 ...[详细] 时间:2017-09-30 11:06 查看:1225次标签:京师九门嘉庆十五年箭楼前门
曹冲称象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它不仅被编入各种儿童故事读物,而且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但是,这个传统故事里的不少情节却值得深究。 ...[详细] 时间:2017-09-30 10:59 查看:556次标签:曹冲称象悬疑燕昭王三国志
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当事人更多地是从伦理层面考虑和看待复仇问题的。真正从法律上明确禁止复仇的,应当是商鞅变法时制定的秦国法令。 ...[详细] 时间:2017-09-30 10:57 查看:251次标签:古代法律赵襄子唐律资治通鉴
项羽为何失败、刘邦缘何成功,是一个不解之谜。不仅项羽不清楚,刘邦也不明白。 ...[详细] 时间:2017-09-30 10:48 查看:558次标签:刘邦赋税征收张苍察举制度三世说
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由于对其发展演进及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不少人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对宣纸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详细] 时间:2017-09-29 15:49 查看:402次标签:曹天生宣纸青檀皮书画纸张
“怼”字作为一个新的热门词,其使用率在近一段时间不断飙升。网上甚至出现了怼人表情包。在最新一期《咬文嚼字》中,语言文字领域的专家就该字的突然升温,作了一番追根溯源的解释。 ...[详细] 时间:2017-09-29 15:45 查看:674次标签:诗经怨恨咬文嚼字热门词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们还为颜色赋予了不同的特殊含义,对颜色的运用也在不断发生着有趣的变化。 ...[详细] 时间:2017-09-29 15:39 查看:705次标签:冯笑宇人类文明颜色词染料
据说,毛泽东一生都对《西游记》抱有极高的热情,直到晚年还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搜集起来互相比对,这为我们解释一部古典神魔小说为何能在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不断走红,提供了一个线索。 ...[详细] 时间:2017-09-29 13:29 查看:1412次标签:毛泽东西游记唐僧神魔小说猪八戒
要了解胡适藏品被分割的缘由,还得从1954年开始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说起。1954年,李希凡、蓝翎评论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详细] 时间:2017-09-29 11:33 查看:364次标签:胡适胡适思想红楼梦研究胡适藏品
唐代女子对时髦的追求居然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禁令现代人惊诧,就连当时的唐高祖李渊也感到不解,他曾问身边的秘书丞令狐德棻:“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 ...[详细] 时间:2017-09-29 11:29 查看:1145次标签:刘春声唐代女子高髻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