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与中国发展道路(4)

核心提示: 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我们必须反对四种认识上的倾向。反对以中国特色来掩盖落后。不要一说这地方怎么脏乱差啊,就说是中国特色!反对借中国特色而否定社会主义的右的倾向;反对借社会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的“左”的倾向;反对借中国特色而拒绝学习外国。现在很难找到只有中国有而外国没有的。

第一种选择,主张走新自由主义之路。新自由主义制度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华盛顿共识共有十条,其中最核心的三条是实现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新自由主义在前苏联东欧事变时使它们至少倒退了二十年,新自由主义在拉丁美洲使其失去了宝贵发展的十年。在这次金融危机后,我们至少可以说,新自由主义被证明彻底失败了。

第二种选择,主张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有的人讲,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实际上,我认为,他们最终的意图是搞议会民主和多党制。有人问为什么我们老反对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既讲民主又讲社会主义不是很好吗?那么,我要告诉大家,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从不认为北欧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称之为一种改良的制度。从1988年到现在的20来年,我对民主社会主义有一些研究,也曾到北欧一些国家转转,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这些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社会福利等方面确确实实跟我们不是一个水平,他们处于第一方阵——发达国家的行列。可能这些适合于北欧国家的,却不适合于中国。给大家举个例子,按照去年人民币升值后计算,我国人均GDP是3300多美元,瑞典的人均GDP是4万多美元。要是创造3000多美元的财富能够享受4万多美元的生活,那该多好呀。但这是梦想。所以,我们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主要是在挑战我们的政党制度和民主制度,这也是为什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种选择,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年“两会”吴邦国同志在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谈到,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不能搞多党制?谈这些理论问题,针对的是不愿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胡锦涛“6·25”讲话、十七大报告里都强调了这一问题。

因此,通过对这条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探索始于毛泽东。我们不能否定毛泽东对此作出的巨大贡献。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中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动力,是源泉。第三,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历史性根据。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的理论基础。第五,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是我们不竭的源泉。第六,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不是我们党从主观愿望出发构建的,而是在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有同志问,为什么在中国和社会主义中间非得加特色两个字?就叫中国社会主义不就得了吗?原来不是也称越南社会主义、古巴社会主义、朝鲜社会主义、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保加利亚社会主义吗?其实加“特色”两字源于我们近30年的表述。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希望大家能够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什么叫做特色。特色不同于特点,也不同于国情。因为特点也好,国情也罢,在价值判断上,都是中性概念,好的坏的全在里面。比如中国的特点有资源很丰富但人均资源很少;国土面积大但有效使用的国土面积不足。然而,特色是对特点和国情的超越。在价值判断上,特色代表的是事物的特长和优势。用哲学的语言说,特色代表的是事物的最优存在方式和最优演化方向。所以,我们简单称之为特色。

第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照系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是不同的,按照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演进来说,社会主义是比较高的社会发展形态。其次,作为社会主义,我们又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中国特色,相对于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历史上的有些社会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胡锦涛同志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另一个方面,我们又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其中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是个性,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如,马克思列宁的科学社会主义要实现国有制,中国特色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马列的科学社会主义讲按劳分配,中国特色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就是共性和个性的一种统一。

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我们必须反对四种认识上的倾向。第一,反对以中国特色来掩盖中国的落后。不要一说这个地方怎么脏乱差啊,中国特色嘛。这个地方社会治安好像不好,中国特色嘛。用中国特色来掩盖中国的落后,这是我们反对的,也是与中国特色本身的含义相违背的。第二,反对借中国特色而否定社会主义的右的倾向。有的人只讲中国特色,不讲或淡化社会主义,认为只要是我们搞的都对。第三,反对借社会主义而否定中国特色的“左”的倾向。老是用经典、原典的社会主义、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推出的一些设想来对照我们的现实,认为这不是社会主义,那也不是社会主义。第四,反对借中国特色而拒绝学习外国。有一种观念认为,所谓中国特色应该就是中国独有而其他国家没有的。那会导致我们脱离世界,自我独立起来。而且现在很难找到只有中国有而国外没有的。

第三,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前者是实践中的,后者是理论上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政治方向上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一再强调,绝不走西方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确立了中国特色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这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同,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同,与以往的社会主义发展也有所不同。但现在对这些问题有些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我们和资本主义变得越来越相似了,但他们没有发现我们在意识形态、在制度安排方面所存在的区别。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许多东西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翻版。我觉得我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列宁时期的一些做法,但有很大的不同。但国外学者宁肯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也不愿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表面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太长,不像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北京共识那样琅琅上口,实质上反映的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大家可想而知,西方国家如果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同时又承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那就等于承认社会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就等于承认他们以往对社会主义的判断是错误的,等于扇了自己耳光。当然,还有其他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比如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是民主国家,说中国没有搞多党制,没有搞议会民主;西方国家不承认我们是市场经济国家,因为中国好多领域还没开放;西方国家不承认我们是社会主义。我们看到美国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两种人站在不同的视角,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却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一部分人认为,如果不发展民主,中国就发展不起来。由于中国现在没有把民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要打击和制裁中国。另一部分人按照西方以往的逻辑认为,中国要是发展起来,必然对世界构成威胁。由于中国的发展会对世界构成威胁,所以要打击和制裁。于是,中国不发展不对,发展也不对,无论如何都要受到打击和制裁。所以,美国人一再拿台湾问题、西藏问题说事儿,一些美国学者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阶段伊斯兰国家是美国最大的敌人,未来潜在的最大敌人是中国。所以,国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有这样、那样一系列不同的理解。针对这些不同的理解,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把握几个要点。

第一点,这条道路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

第二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于中国实际。这种发展道路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在制度安排上,体现出中国特色:在经济发展道路上,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个字必须放到一起,割裂开来是不对的。江泽民同志讲,社会主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和市场统一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在政治发展道路上,我们强调不按西方政治发展模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文化发展上,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这种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强调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建设道路的选择上,我们强调的是走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在制度安排上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所不同。

第三点,这条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基本路线为集中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道路确定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所确定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十二大强调的是高度民主、高度文明,十三大强调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十七大强调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原来的“两手抓”,到“三大文明”,到现在的“四位一体”,反映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科学化。最后,在对外发展方面,我们想走的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四点,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在三大理论成果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创新成果,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理论体系贯穿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中,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以及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是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次,这个理论体系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直接继承了毛泽东时期对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果,凝结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我们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不能把它和前面的理论割裂开来。最后,这个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开放的,需要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

第五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围绕着这个主题,有四大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共同回答了这四个基本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成果回答一个问题。原来我们认为,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以至于后来习近平同志、刘云山同志在很多场合通过讲话、发表文章来论证三大理论成果共同回答三个问题或现在的四个问题。这三大理论成果是层层递进、相互连接的关系,而不是各行其是、分门别类的。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我们都提出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面向未来,我们还会有一些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十七大报告里面强调了两个“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但同时强调,机遇大于挑战。那么,现在这些阶段性的特征已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比如说我国经济总量很大,位居世界第三,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我们人均GDP居一百多位;我们原始创新能力差,生产效率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强,东部和西部、城市与乡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资源的压力逐步加大,能源资源不足;虽然一直重视环境保护,但环境状况依然持续恶化;人均收入整体在提高,但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就业方式多元化,但就业压力日益加大;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应对突发性危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对国际竞争等方面,我们都存在着一系列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实际上,中国的问题只能够靠中国解决。前些时候,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中国经济拉动内需开了药方,证明他们的的确确是“老外”——外行的外,不了解中国情况。第一条药方是让工会跟企业主谈判,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不就能拉动内需了吗?但中国企业的工会有这种职能吗?第二条药方是增加劳动力需求,力争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带动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者收入高了不就拉动内需了吗?但他就是不知道,现在中国的劳动力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的大学生需要就业,新增劳动力需要安置。对这位

“老外”的建议,我们称之为教科书式的药方,中国的问题按照教科书解决是解决不了的。面对上述一系列的问题,现在我们强调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理想来凝聚力量;用制度作为保障;用发展作为动力。但这种发展不是瞎发展也不是硬发展,而是科学发展。

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