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6)

核心提示:五中全会与历次全会思路最大的不同是前提假设有变化。历次全会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考虑我国的发展思路和需要采取的重点举措,但这次金融危机使外部条件假设发生了变化,即全球化潮流可能会继续,但其黄金期已经告一段落。“十二五”就是要应对这个判断,特别看重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五个关键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民素质。

公报中需要我们必须特别琢磨的一条是,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素质。软实力是美国提出来的概念,这个概念确实有内涵。目前中国最深刻的危机是信仰危机,能不能有一个凝聚全民族的文化导向,带有人类文明真正的、应该肯定的、有价值的信仰导向非常重要。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有价值内涵的凝聚力将非常重要。软实力的建设同国民素质提高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比如,前些年南京一独立别墅群里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这户人家住的是德国和扬州方面合资运作的汽车制造厂的德方代表,一家四口被四个苏北来的小伙子杀害了。其实犯罪分子打的是旁边一栋房子的主意,进去后发现还没有装修,另一边房子正在装修,就进去了。为了保证事情不败露把里头的人都给害死了。案子告破之后,受害人的母亲到中国来听庭审。庭审过后,这位母亲竟然要求法庭不要判这四个年轻人死刑。她说,她原来想象的犯罪分子都是面目可憎的家伙,没想到是四个很青涩的小伙子,他们没有接受什么正规教育,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个要求连中国人都觉得很难接受。法官告诉这位母亲,中国的法律规定对这样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死刑。这位母亲在要求不能得到法院满足后,她就和另外一个德国人组织了一个慈善基金,定向支持苏北地区的贫困少年,帮助他们解决入学问题。我觉得,这位母亲的行为背后有一定的宗教因素,就是人死不能复生,现在要做的是考虑为以后的人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种情怀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讲,对于社会和谐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论很尖刻,认为中国在发展,但它可能无法成为很有影响力的大国,因为中国在意识形态文化方面没有让其他民族能够认同事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怎样形成,五中全会《公报》中虽然没有明确方案,但已经破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报告人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