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8)

核心提示:现在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是刚刚破题。按照现行规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才能算是高技术产业,而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新区的企业中能够达到3%以上这个指标的只有18.5%。如今,我们的创新产业联盟已经有数百个了,应该说大多数做的都不怎么样,原因是这些联盟大都是由政府组建的,联盟内部没有真正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另一个正在大力推广的示范工程项目是半导体照明。目前大约在30个城市示范推广,每个城市选择一两条街道或是隧道在进行试装,通过试点来解决半导体照明的标准和规模化生产问题,进而希望能够解决其商业模式问题。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下技术逐渐成熟之后,产品所面临的商业模式问题。现在我们讲创新,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习惯把创新的范围划定在产业化之前,而认为商业服务是市场销售环节的事情。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其实都没有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过多地关注技术,而不太研究商业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制约最大的恰恰不是技术而是商业模式。

总之,综上所述,我认为把战略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以及产业链在区域当中的合理的分工搞清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在建立产业链和分配产业分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技术、产业和市场等因素,这就等于说我们要做优势的集成者,通过产业链分布,用最少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区甚至国外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

产业链构建当中特别需要考虑的是供应链失灵的问题。供应链是一个经济术语,它比产业链的概念更加宽泛。通常建立产业链之后,我们认为全部工作就完成了,实际上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是在变化的,跨国公司对自身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有严格的标准,而且随时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方式就是分级,它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分级管理,每年评级,优胜劣汰,保证供应链中的企业始终是最有优势的。因此,我们必须防止在产业链建立后可能出现的供应链失灵问题。

产业链构建当中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地理集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叫产业积聚,从经济学上来讲,它是一种降低成本的简易方式,因为产业积聚不仅仅是节省成本,还有对外的造势作用和内部不同分工之间的互动作用。内部不同分工之间的互动作用便于创新文化的建立。任何一种产业发展到最后都在建设文化,它是管理的最高阶段,纵观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前端要科技,终端做产品,再往后就是商业模式,最后是品牌,而品牌的核心就是良好的企业文化。

关于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国务院和地方有关部门发布了很多文件,其中国务院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政府的引导作用相结合。这里明确提出了市场起到基础作用,政府的作用只是引导,因此,绝不能把两者颠倒过来。现在很多地方是什么都由政府来做,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最后剩下一堆烂尾工程。

第二,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这里讲的产业化不是一般的产业化,而是从创新角度去理解的产业化,是创新的一个环节。这种产业化不仅包括规模化,更包含了商业化,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向消费市场,二是具有足够的规模带来经济效益。过去对商业化的理解比较简单,认为只要有销路就是商业化,其实不然,如果仅仅是有销路,那只能证明产品有人认可,即使产品销售出去了,效益也不见得会很好。现在很多产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扶持,导致竞争力不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