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及传播通道(2)

核心提示:中华文化的内在缺陷:一是不太在乎公共空间,经常把精力放在朝廷和家庭上,但是在朝廷和家庭之间还存在着辽阔的公共空间。二是不太在乎社会理性。三是不太在乎实证意识。现在我们很可能处在一个文化热藻时代,乱生长造成腐烂,腐烂造成灾难,结果文化的地位降低了,文化的仰望失去了。

中华文化是什么

中华文化到底是哪些呢?教科书和专家们经常会告诉我们很多四个字的词:地大物博、勤劳勇敢、生生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外国人对此非常惊讶,有哪个民族认为自己是不勤劳勇敢的?中国地方是不小但地大的国家也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上在世界上任何宗教的教义中都可以找到。

我们的宣传话语讲的是全人类共通的东西,在我们对外宣传上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盲点。一次我在北京开会,会上我就说外国人对我们的发言很不理解,原因不仅在于语言不通,而是我们的概念与外国人不同,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些全世界共同的东西说成是中国的。还经常讲大话,譬如京剧征服世界,其实国外看过京剧的人少而又少,喜欢京剧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历史确实悠久,过去曾经有过辉煌,但比我们悠久、比我们辉煌的地方还有很多,最悠久最辉煌的地方在现在的伊拉克——巴比伦文明,好多学者说世界的文明只有一个灿烂的源头,就是在那个地方。

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系统的讲解中华文化,但是我想提供一个思路——以文化中独有的内容为切入点讲解中华文化。那什么是独有的内容呢?在人类历史上有那么多灿烂辉煌的古文明,但是到今天为止,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只有中华文明。虽然希腊文明还在欧洲延续,但文艺复兴是在意大利发生的,希腊文明在希腊已经中断了。而在中国,直到今天,我们读孔子、孟子、庄子的书还是那么亲切。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去寻找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

要找自己的特殊性,一定要寻找自己同其他人最不一样的唯一性在哪里,放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中,这个唯一性就是只有我们活下来了,其他文明都死了。换句话说,研究其他文明中断的原因,就等于找到了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原因,进而也就找到了中华文明是什么。

我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演讲的时候就提出了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延续的原因,至少有三点:

第一,不喜欢远征。中华文明是一个纯粹的农耕文明,所以对于远方的土地不感兴趣,因此中国人不喜欢远征。不喜欢远征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纵观整个古代文明史,一个文明的灭亡往往是在敌我双方来回报复的时候灭亡的。中国人不喜远征,但好内战。内战是抢夺文明主导权的行为,文明本身不会因此而消亡。曹操、刘备们不会否认孔子、孟子,他们都是在争夺文明的主导权,在这一过程中,文明本身被保护了。即使后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也没有否定中国的主体文明或者很快就接受了主体文明,包括元、清都是如此。虽然内战不是好事,但是内战对于文明来说没有根本性的破坏。

假设我们去进攻希腊,希腊调集埃及和罗马的军队进行报复,一旦对方获胜,我们就不能有汉字,不能过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华文明也就消亡了。我们现在去埃及看金字塔,关于金字塔的问题,不仅我们这些外来人不清楚,连埃及人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他们的文明变了,一会儿是罗马入侵,一会儿是伊斯兰入侵,破坏了他们的语言系统,卢克索太阳神庙里边的象形文字,就连埃及人自己都不认识。当认识这些字的最后一批祭司死了以后,这些文字就完全不能被读解了。在克里特岛、巴比伦都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回过头来看,中国人不喜欢远征,所以就没有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这种喜好造成的一个好的影响就是中国威胁论不成立,几千年历史证明,我们经常会对不起自己人,但很少对不起外国人。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