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及传播通道(9)

核心提示:中华文化的内在缺陷:一是不太在乎公共空间,经常把精力放在朝廷和家庭上,但是在朝廷和家庭之间还存在着辽阔的公共空间。二是不太在乎社会理性。三是不太在乎实证意识。现在我们很可能处在一个文化热藻时代,乱生长造成腐烂,腐烂造成灾难,结果文化的地位降低了,文化的仰望失去了。

欧洲从中世纪走出来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明朝。欧洲文艺复兴大师和中国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是处于差不多的时候,王阳明好像比米开朗基罗大三岁。在朱元璋手下,中国社会却走向了很大的保守,他吸取了宋朝的经验,搞了中央专制集权,使得文化非常的不自由,开始产生了文化专制主义,这就使明朝的文化产生了一种非常不愉快的状态。幸好明朝还有几个不错的哲学家,比如王阳明,幸好还有一些通俗文学,譬如戏曲和小说。

清朝也是一样,文化专制主义比较严酷,而且增加了满族人对汉族知识分子的防范,出现了好多好多的文字狱、科场案等。清朝值得提的是编了一些辞书,特别是《康熙字典》和《四库全书》,另外就是也有一些不错的民间文学、小说和戏曲。幸好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改天换地的大变革,因为在清朝晚期的时候,中华文化很有可能走向灭亡,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因为世界所有的古文明都灭亡了,唯独中华文明没有灭亡,所以灭亡是正常的,不灭亡才是非常奇怪的。在清朝晚期的时候,中华文化已经具备了灭亡的一切信号,圆明园被烧,整个北京沦陷,皇帝、太后逃到西安,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清朝的人口总数也恰恰是四亿多,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屈辱的条约,它侮辱到每一个国民,全世界都觉得这个民族肯定要灭亡了。

我看到当时一些欧洲思想家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样的赔款和侮辱放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身上都是万劫不复的。一次,我在中央电视台的歌曲大赛上做评委的时候,那天正好是签订《辛丑条约》一百周年,当时,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侮辱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曾祖父,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完了,但没想到今天我们的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一。”说完这话的时候现场好多人都在掉眼泪,所以说中华文明真的是了不起。

我们可以用这么一个过程来大概地理解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经历了从辉煌到屈辱再到重新站起来的过程,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不应该不去研究这些有意义的东西,反而天天研究官场权谋这些事情,另外,也不要掉到文人的琐碎兴趣里边,在整体上不能让我们的文化迷失。

中华文化的内在缺陷

第一,不太在乎公共空间。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的一个毛病就是太不在乎公共空间。这指的是什么呢?中国的文化经常把精力放在两个“廷(庭)”上,一个是朝廷,另一个是家庭。它强调对朝廷要忠,对家庭要孝,忠孝两全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目标,但是朝廷和家庭之间还存在着辽阔的公共空间,而中华文化却很少关注、很少论述、很少规范这个地方,所以中华文化对公共空间比较陌生。这是文化的毛病,不完全是人的毛病,但文化的毛病已经落实到人上了。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