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郁缀:古代友道观与现代人际关系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提要: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报告虽然讲的是中国古代的交友之道,实际上是在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古代的友道观,科学把握现代人际关系的交友准则。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来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更不能为了贪图享乐而去“傍大款”。今天我讲的虽是中国古代的交友之道,实际上是落实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古代的友道观,科学把握现代人际关系的交友准则。

民族文化璀璨明珠友道观

孔子的学生子夏有一句名言,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叫《琵琶行》,诗中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把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就是另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相逢何必曾相识。”宋代有个诗人叫晏殊,他同一个好友分别了15年又重新相逢,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诗,“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如果我们把晏殊的“人生何处不相逢”跟白居易的“相逢何必曾相识”放在一起,也是一句有名的格言,“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人生的各种相逢、相识都是很难得的,应该彼此珍惜。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当中,有很多灿烂的珍宝,中华友谊道观毫无疑问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早在25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的智慧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1988年,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发表了一份《巴黎宣言》,在这份《宣言》里与会的精英们都认为人类要想解决21世纪所面对的问题,就要到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我个人认为,就一个人的思想对一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影响的程度、深度、广度和持久程度而言,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孔子。

记录孔子言行的伟大著作《论语》,总共有20篇,15925字。打开《论语》,第一篇第一条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向往和追求的“三不亦”。我到香港中文大学访问交流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国学的地方,就取名叫“三不亦堂”。孔子的友道观和儒家的思想核心是非常相关的。儒家的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仁,何为仁呢?孔子和孟子都说仁者爱人也。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