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和新举措,以厘清思想、解放思想。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项措施:第一,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它必将使执政党和国家权利机关的关系更加规范和顺畅。第二,“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取人大代表”,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村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利机关中的发言权。第三,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这将改变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在人们眼中只是安排干部的印象,使之增加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履行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规、监督“一府两院”的职责。
促进政党关系、民主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五大关系的和谐,也是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这对于增进全国人民的团结、凝聚各阶层的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这有利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大家都知道,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出任总书记,第一站是走访西柏坡,向全党发出了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号召;第二站全程拜访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十六大以后,我们党进一步把政治协商纳入了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统计显示,中共十六大到十七大,中共中央召开和委托中央统战部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协商会、通报会有94次,包括十七大召开前夕的民主党派负责人的座谈会在内,胡锦涛同志亲自主持的协商会有28次,平均每两个月有一次。一次会上,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针对外汇储备问题说,过大的外汇储备不是好事情,很危险。胡锦涛同志当时表态,思危同志,你的意见很重要,请你作为专家调查一下。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使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有的民主党派人士说,“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协商民主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多党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创新和突破。现在,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非中共人士已有三万二千多人。
此外,在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方面,十七大报告也给以高度重视。加强民主协商,是近年来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途径。民主协商不仅限于我们党和民主党派在政治层面的协商,更多的是我们和人民群众在政策层面的协商。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这意味着,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将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百姓将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仅看过去一年的立法进程:《物权法》的诞生就历经了上百次座谈会、论证会,经过7次审议,成为了新中国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劳动合同法>草案》则征集了社会各方面意见近20万件。立法内容也越来越具有“百姓化”色彩。例如在经过持续12年之久的烟花爆竹是禁还是放的争论后,2005年9月,《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获得高票通过,使市民在春节期间能够重新享受“爆竹声中辞旧岁”的喜庆气氛。还有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的新的婚姻法,也不再要求双方组织盖章,新郎新娘只要填一份个人声明、几张表格,短短几分钟就可以领到结婚证。
“公民意识”一词也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关注。“公民意识”是相对封建时代的“臣民意识”和“平民意识”而言的。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精神支撑。而这种“公民意识”的形成,又与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大环境分不开。中国的老百姓已切实感到,立法不再是高高在上和自己无关的事,而是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人们参与民主立法的热情高涨。从广州孙志刚事件发生后三位博士和五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开始,公民向有关机关提交呼吁书、立法建议书、违宪审查建议书等上书行为层出不穷,内容涉及户籍制度、暂住证制度、强制婚检、公路收费、消除歧视就业、涉黄示众等诸多方面。“公民上书”以鲜活的形式向人们演示了公民监督权、建议权等民主权利的实现路径,深刻体现了公民意识的崛起。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也成为合理界定政府权限、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行为的推动力,促进了“全能政府”向“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例如,因未被及时告知,安徽来京务工人员杜保良创造一周内“105次违章,10500元罚款,210分记分”的交通违章记录,舆论哗然。由此引发了对“暗中执法”的讨论,促进了行政执法公开的步伐。从当年8月份起,北京的违章司机就开始接到“处罚通知书”,“便衣”测速、“伪装”设备统统叫停。司法机关还出台规定,要求检察机关讯问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防止出现刑讯逼供现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标语不见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也依法得到保护。还有,人民监督员对办案进行独立评议;各级法院进一步为人民群众诉讼活动提供方便,降低诉讼费用,破解“执行难”;全国公安局长开展“大接访”活动等,都有力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推动了法治社会建设。而且,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落实,也必将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翁感,使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性和热情得到高度激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