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

 

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并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列入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之内,使原来“三位一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为“四位一体”。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基层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架构中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十七大报告还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报告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也就是说,要进一步界定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会进一步改变。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范畴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都要由群众自治,从而扩大群众自治范围,以更好地发挥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在加强基层民主方面,十七大报告重申要继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目前,中国从业的工农群众超过6亿人,约占全国总从业人口的80%。尽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人只有3000多万,但农民工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务农农民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70%降至目前的约40%。现在,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7,贫富差距较大。全国约1亿名低收入者,贫困者及其他需要帮扶者中,主要是工农基本群众。如果我国发展失衡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使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虚化。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今后,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也不会动摇。为了进一步保障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不仅十七大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比例,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也已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这表明中国将首次在不断壮大的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还修订了《劳动合同法》,重点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在非公有制企业也广泛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另外,我们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进行改革,努力从体制、机制上扩大就业,缩小贫富差距。

明确一个路径,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现代社会,人民当家作主也是需要实现途径的,这个途径就是依照法律程序管理公共事务。因此,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就全面落实这一基本方略进行了部署,并突出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报告还进一步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求,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这再次表明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坚强信念。报告还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并提出了20个字的改革目标,即“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报告鲜明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就是要大幅度减少与合并各种分散的职能机构,改变“婆婆”过多现象。这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未来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科学整合与设置、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指明了方向。

强化一个保证,就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明确人民和他选举任命的官员之间的权力授受关系,官员要向人民负责,人民要能监督官员。因此,各种制度设计都要能保证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运行公开、行使依法、监督到位。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运行上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为了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报告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包括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权力的合理运行离不开制度建设,但制度建设不是单纯地“建制度”,而是要建立一个保证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制度体系。相对而言,订立制度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制度得到执行和遵守,就会使老实人吃亏,胆大妄为的反而占便宜,制度就起不到应有作用。有位地方纪委负责同志告诉我,现在有些单位的制度建设看起来很热闹,“七不准”、“八不许”都上了墙,但多是管下级干部和群众的,在一些关键的权力上给领导干部留了可以暗箱操作的口子,有的甚至是在原来没有口子的地方以改革的名义掏出口子,不是行内人还很难看出来。堵塞这些漏洞不能只靠巡视组,而要靠广泛的民主参与,哪里有漏洞、有“猫腻”,本单位的干部群众看得最清楚。而且,只有民主参与制定的制度,才能保证制度的执行得到民主监督。报告还要求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求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同时突出强调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必然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