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单悲喜剧:翻翻工薪族的个税账本(2)

工资单悲喜剧:翻翻工薪族的个税账本(2)

拒绝称富

从起初征求意见的3000元免征额到后来提高至3500元,回应民意成为了本次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

但业内的一个主流观点是,单纯提高一个税目的免征额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削峰填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本月表示,财政取之于民,要用之于民。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两件事,一件是通过结构性减税支持经济的薄弱环节。第二件是采取多种措施调节收入分配。

就个税领域而言,如何做好上述两件事,是继续推进税制改革需要做好的功课。

本次个税工薪所得免征额、税率、级次级距调整,有增有减,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纳税,中等收入者少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的原则。

但一些“中高收入”纳税人有他们自己幸福的烦恼。

以王宇为例,虽然收入比刘云更可观,但他依然是个月光族。

刘云告诉本报记者,自己是一家吃饱全家不饿。王宇则背负着三代五口人的生活。

“在北京,维持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三代之家日常开销,每个月没有七八千元是下不来的。”王宇说,“稍微有些大的支出比如老人生病、孩子上辅导班等,月底就没有结余了。而且我家既没有房贷也没有请保姆,有时会想那些每个月还款五六千的工薪阶层生活压力该有多大。”

在北京某金融公司工作的张哲就有“京城居,人不易”的感慨。

他刚刚在南二环附近买了一处90平方米的住房,贷款近200万元。

9月1日以后,他发现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少了100多元,工资单发下来一看,原来是个税多扣了。

外人以为多纳税的张哲属于高收入者,他却向本报记者大吐苦水。

“这套房子对于我来说是负资产,我每个月的收入还完房贷和支付基本生活之后就所剩无几了。”他说,“我的妻子本来想全职在家生孩子的,现在因为这个房子也不敢休息了,我这种生活也能算是富人吗?”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