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气候谈判上演大国博弈(2)

德班气候谈判上演大国博弈(2)

基础四国在减排行动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根据国际有关研究单位的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量,占全世界减排总量的60%以上。仅中国在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投入了上万亿元人民币,减少了近15亿吨CO2的排放。发展中国家在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对扶贫减困仍是主要目标的基础四国实属不易。与此相对照,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使发达国家不费吹灰之力就减少了CO2排放。欧盟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只有20%,但经济危机就帮其减少了1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上升阶段,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CO2减排绝非易事。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左右开弓,双拳打人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基础四国将继续实施国家适度减排行动(NAMA)并将绿色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和转型之目标。

基础四国第一次正式表示重视和参与国际航空航海的减排行动,并利用政治力量介入欧盟航空市场机制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的做法。但我们应从欧盟ETS的问题上吸取教训。中国长期以来对整个事态的进展缺少关注,欧盟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ETS覆盖到航空业的问题, 他们很早就向各国通报过这方面的情况,征集反馈意见,但大家没有在意。现在没想到欧盟动真格了,各国都显得措手不及。欧盟在此问题上已经作了多年研究,法律上站得住脚,不惧怕打官司。声明强调,这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将给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损失,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在多边协商之前,欧盟一方应该给发展中国家一个缓冲期,在此阶段免除对发展中国家航空公司的碳排放收费。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无负效应原则,欧盟应该根据各国各自的减排能力,确定对不同国家的缓冲期长度。中国航空企业在“十一五”规划中没有被纳入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中,在“十二五”才提出减排目标,也不很主动。如果航企在“十一五”期间有过减排的成绩,跟欧盟谈判会更有说服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欧盟采用ETS迫使发展中国家回到参与国际航空航海的减排协商,并为下一步气候变化资金筹集埋下伏笔。欧盟的ETS行动可以说棋赢一着。

(侯艳丽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行动中国项目主任,杨富强为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NRDC〉 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