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中国经济转型靠什么(2)

张维迎:中国经济转型靠什么(2)

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基于凯恩斯理论建立的。它的一个基本公式是:GDP=消费+投资+净出口,经济增长靠“三驾马车”,这驾跑不动让那驾跑。无论有没有效率,只要增加投资就可以创造GDP。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恶果越来越明显。

中国的投资率达到67%,到了荒唐 的程度。这意味着政府不追加投资,经 济增长马上掉下来,如果继续增加投 资,未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两年投 资这么剧烈集中,过两年干什么,不可 能每个村都通高铁吧?未来中国经济如 果出现大的滑坡,一定是由这种投资过 度引起的。

再看人口结构的变化。1988年,中国当年新出生2500多万个婴儿,2008年只生了1500多万,减少了1000万;1990年,每一百个就业人口新增8.5个新就业者,到了2007年,已经降到5个。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社会,从总量上看,正面临劳动力逐步短缺的局面。随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消失,迫使我们进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开发国内市场不同于扩大内需

如果我们很好地开发国内市场,中国的创新潜力是巨大的。但要注意,开发市场跟扩大内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扩大内需靠货币政策,是政府的功能;而开发市场靠企业家创新。

如果我们的思路是通过经济刺激政策扩大内需,一些转型就没法进行。比如创新,假如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任何东西都好卖,为什么要创新呢?中国经济转型能不能完成,关键在企业家。如果企业家都抱怨钱太少了,要求政府发更多的票子,经济转型就很难实现;如果企业家都致力于开拓市场,发现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会有很好的前景。

如何突破障碍?改革不能“空转”下去

如上所说,开发国内市场是企业家的事,但也面临很多体制障碍。

第一,国有经济比重太大,占到GDP的35%以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国有经济如此庞大的情况下,可厮叵国内‘市场开发出来。由于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GDP增长不能变成消费者的购买力,这是我们消费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只有真正解决国有部门问题,把更多的国有资产变成老百姓手里的股份,变成他们的资产收入,开发国内市场才会有一个好的基础。

第二,产权保护制度依然不完善,好多企业家对未来缺乏信心。我们的政府权力太强大,对经济活动干预太多。当人们的财富超过一定程度以后,都想着办绿卡,移民到国外,很少定下心来,拿出真正的精力去搞创新,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

第三,汇率严重扭曲,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汇率是一个价格,人民币估值偏低,会导致中国企业家更愿意出口,而不是开发国内市场。这是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企业家能力使用的扭曲。应该让人民币汇率回到合理的价位。

总之,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关键在开发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靠的是企业家精神,而不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完成这个转变,一定要有制度方面的重要变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