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2012)》中预测,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偏高,地方政府无法承受超过20%的房地产价格下滑,宏观经济难以承受超过25%的房地产价格回落,明年二季度地方政府可能使用“暗度陈仓”的手段放松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政策。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的态势确实让政府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政府为保持高增长而放松调控政策,房价反弹的可能性很大,“调控效果将类似2008年那样前功尽弃,政策反复将极大挫伤政府信誉”。
“双限”政策执行十个月后,主要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改变。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期房可售住宅套数为9.21万套,未签约现房住宅套数为3.79万套,合计待售房源突破13万套大关。而上半年期房住宅供应量为2.67万套,入市至今滞销1万套左右;下半年以来入市3.51万套,入市至今滞销2.7万套。买方市场的特征已很明显。
然而需求并未消失。11月25日后,北京二手房网签量暴涨。12月8日,北京市二手房住宅网签量达2683套,为2008年北京实施二手房网签以来单日成交的最高值。截至当日,12月北京市二手房住宅已网签7235套,与整个11月相比仅低了2.6%,与10月整月的成交量基本持平。
唯一的原因是,11月25日晚,北京市宣布调高存量房交易价格计税基准,自12月10日起,“阴阳合同”空间再度缩减,二手房交易买家将面临更多的税收缴纳。
12月9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深圳称,最近的“量缩价跌”并不是真正的拐点,随时可能拐回来。价格拐点取决于市场需求是否消失,现在的市场需求是被政府之手压着,政策一松,市场就会量价齐冲,现在的库存量并不可怕。
2008年12月,北京楼市库存最高为18万套。当年底救市后,成交量迅速增加, 2009年全年,北京期房成交超过12万套,二手房超过27万套。之前的库存半年多即消化完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