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入笼:房价反弹隐忧(8)

房价入笼:房价反弹隐忧(8)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如果不能摆脱房地产依赖症,房价反弹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行政之手退出之后,房地产业能否随之褪去暴利与灰色,变成受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约束的正常行业,尚待观察。

 

浙江南都重组属主动退出,主要与其创始人周庆治萌生商场退意有关,而中新地产危险之端,肇始于2008年中新地产高层涉嫌虚增公司资产与利润,董事长郦松校拒不赴港听证,后公司被联交所停牌两年,上市公司失去融资功能,导致公司财务危局。

恒大地产(03333.HK)曾被认为是2008年楼市调控中最有可能倒下的大型房企之一。2008年3月,恒大地产香港IPO失利,成为当年的标志性事件。此后,恒大地产引入一系列私募对象,对先前的结构性融资进行重组,招股材料显示,许家印被迫接受苛刻融资条件。

随后,恒大地产借助2009年楼市反弹加速出货,当年8月,恒大地产重启IPO,10月上市成功。截至去年,恒大地产已是中国土地储备量最大、年度销售面积最大的房企之一。2011年中报显示,恒大地产现金储备在300亿港元之上。截至10月底,恒大地产完成合约销售额778.7亿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111.2%。

在业绩反转之外,容易被外界忽略的是,恒大地产是本轮调控中率先降价促销的龙头房企之一。去年5月,恒大地产即宣布旗下40个项目8.5折销售,为期一个月。当时,楼市虽遭调控,但是牛市姿态仍在,恒大的做法被热议一时,却鲜有同行跟随。

曾与恒大地产同列于“破产黑名单”前列的还有绿城中国(03900.HK)。2011年,绿城中国取代恒大地产成为本轮调控以来的观察标本。由于绿城的净资产负债率一度超过160%,且截至10月,绿城销售额仅285亿元,离去年全年业绩550亿元相去甚远,自今年初以来,绿城即被外界视为生死悬于一线之间。

上述传闻在9月下旬达到高潮,9月22日,消息称银监会专门发文,要求核查与绿城有关的地产信托。这引起了绿城股价巨幅波动,但最终“乌龙”一场。11月初,绿城破产传闻再起,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不得不深夜撰文辟谣,称绿城距离破产尚有一段距离,强调可加强销售,并考虑用出售项目股权来解决资金问题。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