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 中国对外援助1700亿(3)

入世十年 中国对外援助1700亿(3)

 

“除非是领导人定下来的项目,优惠贷款项目跟一般的贷款没有很大不同,进出口银行必须要详细考察项目的还贷能力。”一位中国进出口银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朱晓铭所在的企业,就曾经在喀麦隆、阿尔及利亚等地投资建设过基础设施。“医院、公路都有,”朱晓铭表示,“某种程度,国家就是我们的担保人,没有国家在政治方面的努力,我们也不可能竞标到这么多的项目。”

援助司不少官员来自外交系统

中国实施对外援助项目,通常是由受援国向中国驻外使馆经参处提出要求, 然后在中国可能提供援助的领域里进行政府间商谈,以互利双赢为原则,根据可行性的研究结果,签订政府间经济技术援助协议,作为两国合作的法律依据。如果是采取优惠贷款形式,则贷款协议中需规定中国提供贷款的金额、用途、使用期限、偿还期限及偿还方法等。

“优惠贷款援助可以向中方企业转贷,这就是说,参与项目建设的企业也能够从贴息获益,这是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周宝根说。

作为一名法语翻译,朱晓铭每天要负责和当地的官员打交道,并处理合同方面的事宜。“这里(阿尔及利亚)是阿拉伯国家,在法律条款上要求非常严格,当地人比较讲究法治,不过我们中国人做生意更喜欢人治,所以在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他表示,中国驻外使馆经参处,在协调当地政府与中资企业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中国外经50强企业中,有2/3是由援外企业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在非洲,凡有援外项目的地方,我国企业开展承包工程等互利合作业务相对来说都比较顺利,也容易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认可。”前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司长王世春曾在商务部网站的访谈中介绍。

以拓展贸易为主的援助思路似乎跟具体负责的商务部有某种联系。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内对外援助事务由中央领导人直接决定,但在1982年成立对外贸易经济部(商务部前身)之后,便由该部体系化管理。

“商务部虽然实际操作援外项目,但一个项目做不做并非商务部一个部门决定的,外交部、财政部、进出口银行都参与审批的过程。商务部这边主要是由对外援助司和经济合作局对口管理,对外援助司主要是制定对外援助法规、项目审批、监督,项目的管理则由经济合作局负责。对外援助的项目,特别是像非洲联盟会议中心这样的项目都是政治任务,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12月20日,记者致电商务部对外援助司时,一位不愿署名的人士介绍,“援助司也有不少官员来自外交系统。”

6成优惠贷款用于经济基础设施

不过,中国所采取的优惠贷款援助并不被旁观者所认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的诟病在于,中国优惠贷款的赠与成分较低,不承认其为对外援助而应作为商业贷款看待。既然是商业贷款,中国政府又对其存在财政贴息, 使其可以较低利率流入其他发展中国家,挤占了其他国际商业贷款的市场, 存在资本补贴之嫌。”黄梅波说。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