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政府债务和预算公开的“孤军”之困(3)

焦作政府债务和预算公开的“孤军”之困(3)

预算听证会的尴尬

看似简单的财政信息公开,执行起来也并非易事。

财政的钱怎么花,公开之后怎么才不会招来非议?对此,焦作市财政局动了一番脑筋,比较传统的就是举办听证会。

迄今为止,焦作市针对预算举行11场听证会。由此,焦作也成为全国“参与式预算”改革的先行者。

“参与式预算”最早起源于巴西。它是通过一系列民主讨论会形式,吸纳公众参与公共资金的分配、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但对这个洋名词,申相臣在推行预算听证时并没有听过。他说,举办听证会只是想让公众了解为什么要花这个钱,“不能空口说就是透明”。

但首场听证会就遭遇尴尬。

第一场听证会只有一位市民报名,最终这个人还没来。

王土舢作为专家代表,从2004年第一次参加听证会,此后的大部分听证会他都参加了。

王土舢认为,作为专家代表,他对财务工作熟悉,但对很多项目也不专业,每次参加前,还要去查资料,有时候还要调研。

他坦言,听证会上,有些市民确实因对事项不了解,参与不积极也是事实。

据他观察,焦作市预算公开,公众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像他对预算工作比较熟悉,还对其他部门的预算兴趣不大,何况他人。

申相臣也坦言,与美国预算草案公开后,美国老百姓能提很多意见相比,焦作的预算听证会,即使像公交补贴这样的民生项目,参与者也寥寥。

“人家做了100多年,我们才搞几年,需要一个过程。”申相臣说,政府公开是一回事,参与者有没有监督能力是另一回事,不能因公众监督水平不高,就不公开。

“政府花不好钱要问责”

焦作财政改革的核心是财权分离为“四权分立”。

焦作市财政局组建四个机构:预算编制局、预算执行局、预算监督局和绩效评价中心。

滑爱萍如今是焦作市财政局绩效科科长。说起绩效评价,她直言不好做,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成熟的目标评价体系,公信度和权威性大打折扣。

焦作预算绩效评价从2005年开始,当时只能对预算结果评价。

随后,焦作市又对预算管理全过程绩效评价,将以前50万以上的项目设定绩效目标,扩大到所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项目。

为使评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焦作市财政局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引入第三方评价。

申相臣说,国外的预算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而中国目前预算绩效的考核体系目前还不完善。

对此,申相臣举例称,要评价政府预算的绩效,需要历史数据对比,绩效管理还要引入社会监督,把结果信息公开。

为了让预算单位重视绩效,有些地方提出将绩效结果和第二年部门的预算挂钩,绩效好可以增加预算,绩效不好则削减预算。

这种看似较好的激励措施,滑爱萍却认为很难推行。要评价政府花钱的效果,目前主要是评价指标体系设定比较简单,从全国看尚无很好的办法。

滑爱萍认为可行的办法是,将绩效结果列入政府对部门的考核指标中。

对此,申相臣建议,今后应在政策层面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引导政府花好钱,“花不好钱要问责。”

申相臣坦言,以前靠地方党委、政府支持,靠地方出台文件支持,焦作财政预算改革才走到今天。“但仅靠这个长久不了,需要法律和大的制度支撑,才能真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