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电影票价格上涨背后的利益博弈

探秘电影票价格上涨背后的利益博弈

2011年的贺岁档,“龙门十三钗”争锋,拼档期、拼宣传、拼最低限价、拼分账比例……并将战火蔓延至整个行业。

2011年的贺岁档,我们讨论最低限价、分账比例,甚至讨论制片方与院线方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从行业的角度去了解电影,从而多一些声音去促进新的良性变革。

票价

每一次提价都与最低票价上涨有关

《金陵十三钗》上映前,因单方面调整最低票价和分账比例遭到八大院线联合抵制,当时大部分业内声音都认为这只是制片方和院线之间的拉锯战,不会与普通观众利益挂钩。

所谓“最低票价”,是指片方为了保证影片票房、规范市场,在与院线签约时在合同中注明的“最低票价”。无论是团体、团购、半价、零售或打折等任何方式下,电影院对外售票时价格不能低于这个“最低价”,否则要由电影院自掏腰包补差价。

那么,《金陵十三钗》最低票价上涨的5元到底与消费者购买的电影票价有无关系?

12月15日,《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正式上映,联手创下国产电影票价新高。《金陵十三钗》在星美正大、永华、环艺、UME新天地、万裕影城等本市主流影院的挂牌价都在100元以上,最高票价达到120元。《龙门飞甲》3DIMAX版本则为150元。

除了黄金时段零售价格居高不下,《十三钗》此番提价,也直接影响了手持各类票、券、会员卡的观众。记者调查得知,各大影院购票处都贴出了整整一排告 消费者书,详细写明观看《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3D、3DIMAX的补价细则。即便如此,大多数观众仍在购票时就补价问题和影院相持不下。观众小周 以36元的价格在大众点评网上购得永华电影城团购券一张,根据提示,该电影券可观看原价为120元(含3D)的影片一部,如今《十三钗》最低票价上涨至 40元,小周则需按影院规定再补上5元才能换购到电影票。对于这样的变相涨价,影院经营方认为,影院的促销主要开展半折活动,如果想打对折后仍有些利润, 票价的制定至少不能低于最低票价一倍。

尽管制片方一再声称,提高最低票价并不会与消费者购票价格上涨画等号。但结果显然已经写在当下电影的最新票价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院工作人员表示:“每一次提价都与最低票价上涨密切相关。”

就上海而言,电影票价上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2002 年至2005年,票价普遍在40元左右;2005年涨至60元;2006年至《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上映前升至80元。与之紧密相联的,2002 年,国产电影在一线城市的最低票价是25元,《英雄》上映前涨至30元。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又将一线城市的最低票价从30元提至35元,这一 策略后来被冯小刚沿用,《唐山大地震》也采用了35元的最低票价,并一举获得6.6亿票房。

更让观众担心的是,《金陵十三钗》带头上涨最低票价的同时,也改变了制片方和院线、影院之间的分账比例,如果院线希望维持原有利润,必然只有涨价一条路。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