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律所
在珠三角劳工维权市场,劳维所从一开始就显得相当独特。2005年7月29日,劳维所挂牌成立,成为深圳市乃至是国内第一家专门的劳动维权律师事务所。当时的新闻报道称,这“结束了劳动争议少有律师问津的尴尬局面”。
劳维所的成立源于深圳市律协的一次改革。2005年,深圳市律协提出创办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的规划,提出了房地产、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劳动诉讼等十多个选项。独独劳动诉讼这一选项没有一个律师报名。“一看这情况,我就选了这个。哥就是爱吃螃蟹。”今年55岁的段毅喜欢用“哥”来称呼自己。
在创办劳维所之前,段毅在深圳做了近30年执业律师。到20世纪80年代末,他已经跻身深圳“最有钱”的律师行列。“哥原来也是个开奔驰,住会所的主儿,咱不差钱。”这是段毅成立劳维所的物质基础。
但他没有想到,律所还未成立就差点夭折。最初的半年中,他先后找了不下20名律师恳谈,邀请他们加入,“嗓子都谈哑了,但都遭到拒绝”。原先的三位发起人之一也在将要签署合伙协议时悄然离去,劳维所差点因合伙人不到法定人数而宣告流产。
此时,刘小军、刘雪坛两名律师加入。两位也是已经衣食无忧的执业律师,刘雪坛亦是段毅的大学同班同学。
段毅最初的打算是,实行会员制,吸引尽可能多的工人加入。即工人以交纳年费的形式入会,劳务工收费标准是每年100元,高级雇员每年300元。会员享受会员章程规定的各项免费及优惠服务,只要加入服务计划,就可以免费享受法律咨询、个案对策、参加法律讲座、培训等服务,并以优惠的价格获得其他法律服务。
他心里有一笔账:深圳2005年的劳务工就有800万,只要有1%的人加入,一年就有800万元收入,律所足以运转。但四个月内吸收的会员不到20人,其中劳务工不到10人,同期律所总收入仅1.3万元。段毅回忆,“主要原因是我的想法没能全面推广,更重要的是劳维服务市场还太不成熟”。
维稳与维权异途
工人们早已知道,很多时候仅靠法律无法解决问题,于是各种维权方式层出不穷:爬吊塔、跳楼秀、集体散步、堵路、静坐……
据来自香港的劳工团体“中国劳工通讯”2011年12月发布的《工人集体运动11年:基于553个个案分析》,“自2004年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之后,中国工人的集体行动就随之出现了从被动维权到主动争取权益的趋势,要求提高工资和改善待遇的集体行动越来越多。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因维护自身权益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从2000年的2405起增加到2004年的4008起,参与人数从2001年的16万多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25万人次”。仅仅2004年,深圳就发生了日资友利电厂1.6万人大罢工,海燕厂3000多名员工罢工堵路,长营厂5000多名集体罢工等事件。几乎在同一时期,还发生了台资兴昂集团旗下四家东莞鞋厂工潮、伟创利罢工、飞煌罢工、艾美丽罢工、宝信厂罢工、爱默生罢工……
那时,政府欠缺处理这种突发而剧烈的大罢工的经验,往往采取高压手段。稍有规模的罢工,都会遭遇政府的强制力量——他们来源庞杂,包括武警、公安、防暴部队、治安巡防、民兵甚至交通协管等。
政府如此处置,是典型的维稳思路。由于工人集体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群体性行为,被视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被列为维稳对象。
不独所有官办、半官办机构,就连律师事务所都和维稳扯上了关系。因为专注于维护劳工利益,并依法解决劳动纠纷案,2007年,劳维所被广东省律协授予“维稳突出贡献奖”,成为深圳惟一“获此殊荣”的律师事务所。
工会亦是维稳系统重要角色。2008年,深圳市总工会与七家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为工会会员维权。由于段毅同时是深圳市律协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劳维所赫然在列。
据媒体报道,对每起个人案件,工会给代理律师支付3000元费用;如果是集体案件,会根据案件涉及人数增加费用。深圳市总市总工会计划在一年内投入300多万元,委托律师事务所开展400多起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劳维所的业务开始多起来,他们招收了20多名刚毕业的法律硕士。“那真是我们和(深圳)总工会的蜜月期。”段毅回忆说,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加上工会的支持,年轻律师们积极性非常高,逐渐成为律所骨干。
这一时期,劳维所开始关注工人组建工会问题。律所内部,也成立了劳工诉讼部、工人培训部、集体合同部,给部分企业的工会讲解集体合同等问题。
但段毅却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在2008年深圳某著名罢工事件中,段毅代表工人前往与资方谈判,“基本谈妥了,给每个工人涨薪5%。但不知为何,这家企业的工会不让我继续谈下去,转而由深圳市总工会介入。此后新闻报道称,给每个工人涨薪3%。但工人对这2%的差距完全不知情。”
2009年4月16日的《深圳特区报》报道说,“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结合,是深圳工会在履行维权职能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调处劳动争议中,深圳工会始终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作为重要考量前提。”
这样的维稳,和维权目标并不一致。理念差异,成了劳维所最终与深圳市总工会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2009年,深圳市总工会停止了与劳维所的一切合同。劳维所进入了最冰冷的时期。这一年,律师出走了十几个。他们对律所失去信心,不仅仅因为经济来源问题,还担心政治风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