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省长赵克志:贫穷落后不是贵州固有标签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贫穷落后不是贵州固有标签

2011 年是“十二五”的起点。这一年,贵州克服了特大干旱、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大步向前,几个重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大幅前移。这一年,贵州成功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等系列大型活动,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正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充满自觉自信因子的贵州文化。他表示,贵州正以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姿态打开山门迎接八方来客,同时就“十二五”贵州发展的主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谈了看法。

“夜郎自大”是历史误读

《财经国家周刊》:谈起贵州,我们会想到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但也会想到“夜郎自大”这样的成语。您如何看待外界对贵州的这一“印象”?

赵克志:说到贵州“印象”,大家的确很容易联想到“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我到贵州后调研发现,实际上“夜郎自大”是一种历史误读,在这一成语背后,反映的恰恰是夜郎人自觉自信的精神和积极开放的心态。据《史记》记载,秦汉时期,“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当时夜郎王之所以自大,是因为在西南地区,他的国家最大,有精兵十万余人,已经进入“耕田、有邑聚”的农耕阶段,代表了西南地区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在山路阻隔、与外界联系较少的情况下,夜郎王不知道汉朝与夜郎国哪个大,是可以理解的。当夜郎王获知汉朝疆域广大、国力强盛,夜郎仅相当于汉朝103个郡中的一个后,主动接受了汉朝的招抚,成为汉朝的一个附属国,在周边其他国家灭亡后又延续了80多年,共存在了271年。他的主动融入,是一种开放。从这两点看,他并不是真的自大,自大是历史加给他的误会。

《财经国家周刊》: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您在不久前的调研中提到,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从您刚才为贵州文化“正名”可以看出,贵州实际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您认为应该怎样盘活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的存量?

赵克志: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继承优秀的文化、弘扬先进的文化,即“盘活文化存量”,不仅是党和政府对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还是一个地方注重凝炼、提升精气神的表现。盘活一个地方的文化“存量”,首先要理清这个地方的文化“存量”。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全国各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加力提速,发展日新月异。而贵州因为交通阻隔、工程性缺水,加上教育、科技滞后,经济发展缓慢,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造成干部群众精神不振、信心不足,不是“自大”,而是“自小”、“自卑”。

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贵州历史长河中始终闪耀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光芒。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后形成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提出要致良知、立良德、践良行,成为贵州历史上重要的人文坐标。

辛亥革命爆发后,贵州立即响应,是全国第七个宣布独立的省份。

长征时期,红军激战娄山关,召开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危难关头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形成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工作时期,强调贵州的同志要树立摆脱贫困的志气、自立自强的精神、求实务实的作风,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加快发展的路子。总书记在贵州工作期间,还亲自倡导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试验区三大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称之为“科学发展观”的雏形。

由此可见,贵州文化中向来饱含着自觉自信的因子,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值得深入挖掘提炼,不仅是用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更重要的是用于培育一种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意识,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财经国家周刊》:一个地方的思维惯性、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多少年来形成的,改变起来也并不容易。但我们注意到,最近贵州成功举办了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一系列对外开放活动,贵州是如何谋划塑造自己的新形象的?

赵克志:封闭,必然造成眼界不宽、思路不宽、胸襟不宽,什么事也干不成。开放,才能打开眼界、拓宽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贵州现在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过去的贵州是在不断开放中前进的。明朝初年实行“移民实边”政策,20万大军和6万匠户、商户入黔常驻,加快了贵州历史进程。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一些工厂、银行和学校纷纷搬入后方省份贵州;“三线建设”时期,“好人好马上三线”,这些都撑起了贵州的发展。现在的贵州也要“打开山门走出去”,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就是以更宽阔的胸怀、更积极的姿态对接中国、拥抱世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对外开放和大型招商引资活动。第一次是2010年12月央企招商,第二次是2011年5月香港招商,之后又赴粤沪川学习考察。接下来相继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工商联十届五次执委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等活动,成功引进了一大批项目,签署了一大批合作协议,开放的力度、开放的效果多年没有。

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树立多彩、开放、奋进的贵州新形象,以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姿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宣传贵州声音,增进外界对贵州了解,增强贵州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是贵州的“改革开放年”。我们将在全面加强与兄弟省区市合作,积极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把融入成渝、对接珠三角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成渝地区与我省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近年来这一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到2020年将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粤港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三大经济引擎之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和贵阳至广州两条陆路快速通道的建设,为我们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将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资源配置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3个15万元”政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扩权强县,逐步将省市两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县级政府,拓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空间,提高县域经济比重。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