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上,每个代表都拿到了一份2012年政府预算报告,事实上,这份报告包含了政府的三份预算,即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份预算的总和反映了全国各级政府每年收入和支出的总体情况。
3月 14日,大会将表决通过预算报告,自此这一关乎民生大众的2012国家账本才算是开始真正花钱——国库将逐笔划拨全年的各种公共建设、教育医疗、买车盖楼的钱。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库,在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管王志浩看来,国库应该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的账户,理论上国库现金余额越少越有效率。
也由此,王志浩评价中国的国库更像是一个储蓄账户,2011年全年国库存款余额始终保持在3万亿左右。
这些数目巨大的国库余额部分来源于每年政府的超收收入——这已经成为中国财政的一大特色。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对超收收入绝对应该从负面进行评价。
看起来,余额、超收,还有接下来写到的理财,他们都是帮助了解中国国库的一些关键词。但事实上除了这些,连学者们都不愿意多谈国库,因为剥开国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万亿余额
国库也称国家金库,但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样存放着成捆的人民币和堆积如山的黄金。
现代国库其实是在国家中央银行开设的一个政府存款账户,如果你打印一张明细表,它记录了账户每天进出庞大的资金,最后还会显示结余,与每个普通人或者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很相似。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看到的政府存款,即是国库在一个时点上的余额。2011年每个月中国国库的月底余额始终保持在3万亿左右,这更像是一个储蓄账户。
但按照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管王志浩的理解,国库应该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的账户,理论上国库现金余额越少越有效率。他表示,以美国为例,国库部门会有一系列的对收入的判断工作,每天进行跟踪,根据收支差额,计算需要发行多少国债,如果某一段时间收入情况好转,则减少发国债规模,收入有所下降,则增加国债,这些都是实时监测和调整的。
在他看来,大部分国家政府国库里都没有那么多的钱,其实国库的存款越少越好,说明资金有效益,也没有向纳税人多收。
各级政府也有自己的国库,中国目前有1个中央国库,30个地方国库分库,49个中心支库和513个市县支库,中央和地方国库之间通过联网进行上解收入和划拨资金。
按照规定,每一年的预算收入最终都应该进入国库。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表示,目前所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国库集中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基金收入和央企红利上缴收入,而非税收入等部分收入则通过中央财政汇缴专户(即财政专户)等过渡账户最终到国库。
虽然财政、审计和央行三方对预算资金过渡账户进行了多次清理整顿,在一定程度上取消和规范了税务、海关、预算单位、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各类收支过渡账户。但央行国库局局长刘贵生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存在财政专户数量庞大、金额巨大、缺乏必要的监督等问题。
与此同时,每一年的预算支出也要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进行资金的划转。2001年,国务院设立国库单一账户,将财政收入逐渐纳入国库,开始试点国库集中收付,减少财政收入拨付环节,加快资金到位。此前一笔资金从中央国库到县级库肯需要花2到3天,但改革后只要几分钟就能做到,大幅减少了资金在途时间,也减少了中间截留挪用概率。一位财政部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因为国库资金的实时到账,使得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更有效率。
目前中国国库工作由财政部国库司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共同执行。财政部负责下达国库支付指令,央行具体执行资金的划拨,同时央行将监督国库账户和预算收支,以维护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并实现国库资金保值增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