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如何管理国家“钱袋”(3)

美国国会如何管理国家“钱袋”(3)

好的预算:制度还是观念?

美国国会的预算审议制度经过了上百年的演变和成熟过程。今天,我们喜欢讨论这种制度的优劣,看它如何带来了预算的透明、科学、易监督,或者如何造成了效率的低下。然而,如果更深一步地观察,在法律条文、操作程序、机构设置和制度框架的背后,真正决定美国预算政治的还是当时的国家处境、政治格局,甚至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政治观念和信仰。

比如,美国的预算制度是主张“权力制衡”的,其最终目的是制约政府的权力。可是在两百年的时间里面,美国政府的权力实际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花的钱也越来越多,税收越来越高、债务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了今天让全世界受累的高额赤字。这背后的根本动因,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需要。这是美国政治最根本的潮流和大局。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国会与政府一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财务支持。

又比如前文提到的“协商一致”实际大于“制约对抗”的现象。妥协精神是美国民主的长久根基。大多数时候,较高程度的政治共识保证了美国民主的稳定性和较好效率。然而,2011年美国政治出现“极化”趋势,两党内斗加剧、预算难产,政府数次面临关门。这种变化的背后不是制度决定的,而是整个国内政治环境的恶化,美国政界对此深感忧虑和耻辱。

最后,我们还是要注意,即便是美国如此追求“制衡”的制度,也未必能根除腐败。在出台预算的过程中,许多国会议员往往都会在其中加上一些“专项拨款”,比如在自己所在的选区修条路、为支持自己的利益集团拨些项目款之类的。这种专项拨款滥用无度,闹出了很多丑闻,包括很多臭名昭著的“面子工程”,可是却得到了相应选民的选票。在花钱问题上,让国会制约总统,让选民制约国会,可谁来制约选民呢?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