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专访反驳杂交水稻是转基因(2)

袁隆平专访反驳杂交水稻是转基因(2)

转基因研究要积极,应用需慎重

有媒体报道袁隆平曾说:“从科学的角度,转基因是发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论。现在我们把玉米基因转到水稻上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应,这样的转基因有什么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

对此,袁隆平向时代周报解释,他不是反对转基因,只是认为,在科学上面,要有积极的态度,必须做转基因的研究。但在市场的推广和应用时要慎重,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3月13日下午,辛业芸接连谢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因为,她对部分媒体此前曲解袁隆平之意仍心有余悸。让她感到很奇怪的是,已经好久没有人来找袁隆平聊转基因的话题了,为什么这天会有那么多记者来采访?上网浏览新闻后,她才发现,很多网站在转载“袁隆平认为转基因影响生育”的言论。

辛业芸表示,她回绝媒体的采访并无恶意,只是不希望媒体在这个事情上让袁隆平再烦心了,毕竟,袁隆平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育种工作上。他不接受媒体采访,也是因为马上要到三亚的育种基地去,要准备一下,确实没有时间。

“前面也有几个记者来问这个问题,我(当时)还没看到网上那个文章,你来问以后,我正好看了,所以就明白为什么现在又来谣言,又来采访转基因的事情了。袁老师工作很忙,所以他也不能一一接受采访,那你刚刚提到了,那就正好拜托你,正好证明一下,袁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根本没有那样说过。没有表达过那样的观点。”

“说实在的,采访对他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事情,不能总在这个事情上让他烦心了,”辛业芸说。

杂交稻并非转基因

反转基因人士、经济学家顾秀林对此评论说:袁隆平只是一个科技员,并不是科学家。一套生命系统,不光是那些要转移的基因,还有那些调控这些基因的众多系统。你知道你找来的那个DNA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网络中有一篇文章称:“袁隆平一直笃信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亲自实验过,也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猜测和推论,要用事实说话。’”

新浪微博网民“大卫韦斯利”发微博批评称:“方舟子批评袁隆平的《虫都不吃,人可以吃》写了7年,袁在转基因上的科学素养没有长进。不知袁每个杂交水稻推广前是否都‘做到年轻人自愿实验’,‘不影响生育和下一代的健康,才算安全’?袁说‘没有亲自实验,也就没有发言权’,什么话?别人别国多次做了实验,吃了N年,不算?”

方舟子则嘲笑袁隆平:“上年纪的人会固执一些。不过,袁隆平会不知道美国人已经普遍吃转基因食品吃了十几年?美国人该都断子绝孙了。”

由于袁隆平在育种界的声誉,许多国家的学者和官员都会到他的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去参观访问。

辛业芸说:搞这一行的人都知道,我们做的是传统的育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不是一回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转基因科技专家刘德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曾对袁隆平的育种进行过评价:

“转基因是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比如说袁隆平的杂交育种,也涉及到转基因,你想想,一个父本一个母本要通过杂交才能产生下一代。你想它涉及到转基因没,如果没有,它后代怎么能产生变异呢。如果它和它的亲本一样,那还做什么育种啊,直接用原来的种就是了。就是因为它会产生变异,能产生好的性状,人们才去做育种。抛开我现在做的这种,就说我们刚刚说的那种,它叫不叫转基因?它那种转基因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它转进去多少个基因,你不知道,产生的后代会有什么变化,你能控制吗?不知道。”

对此,袁隆平反驳:杂交水稻不是转基因,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领域,我们国家也在做。国家对转基因物种管理很谨慎、很严格,但这些转基因也不是随便能拿出来的,要按照国家的制度来办。你如果不做的话,就会落后于别人。研究、科研方面要积极,实际应用要谨慎。

辛业芸透露:转基因作物我们也在做,但是我们没有应用;像用小白鼠做实验也是一种可能性的东西,不是说它一定就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

辛业芸表示,转基因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之前我没有答应记者采访袁隆平的要求:“但是网上既然出现了这么多文章,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回应澄清一下。”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