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战是美国保守派夹带政治私货的决策(3)

伊战是美国保守派夹带政治私货的决策(3)

伊拉克战争是保守派夹带政治私货的决策

主持人:9·11除了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哪些影响?怎么评价发动的两场战争?

余万里:实际上9·11本身并没有改变历史,只是9·11恰好给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单边主义倾向提供了理由。

加之冷战后国际结构的严重失衡,美国成为超强的国家,世界有求于美国比美国有求于世界的更多。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不管别人怎么看,有一种“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可以点灯”的强势态度。

因素全部累加起来,便有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其实是美国对9·11的反应。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9·11之后第一个反应是打阿富汗,叫“自由行动”。这场战争没什么问题,证据确凿,因为塔利班庇护了本拉登,要将罪魁祸首揪出来。但当时小布什说了句话“要么站在我这边,要么站在邪恶的恐怖主义那边”。这话其实很难听,谁都不愿意听,如果不这么说可能会好。因为国际上对恐怖主义有共识,恐怖主义不是就针对哪个特定国家。

其实不应该从政治上定义恐怖主义,针对平民百姓滥杀无辜的恐怖主义,应该从法律上去定义,国际反恐应该是国际司法合作。但小布什将反恐定义为一场战争。战争是什么?是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他们的行为是要有一定的规则,现在国际战争一般都是以国家为基础,国内内战也是要有一定组织的政治团体,反恐不能成为一场战争。这也是后来美国政策错误的根源,它后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跟着有关。

伊拉克战争与9·11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萨达姆和本拉登不是一伙人,萨达姆想搞伊斯兰复兴运动,一定程度上带有社会主义倾向;本拉登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是伊斯兰在二十世纪发起的第三拨运动,就是伊斯兰世界发现东方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西方道路也走不通,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回到老祖宗那儿。

美国为什么要去打伊拉克?实际上是布什统治集团,或者新保守主义集团,在反恐战争旗号下、利用9·11之后美国公众的恐惧心理,把自己的一些政治私货夹带进去了。早在9·11之前,以布什为代表的共和党,他们就认为海湾战争是一场没打完的战争。老布什是现实主义者,他认为美国不应该去推翻一个国家的政权,因此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把伊拉克赶出科威特,并控制伊拉克之后,就及时收手。现实主义者一定知道力量是有限度的,一个国家不能代替另外一个国家政府去统治,那会是无底洞。

以切尼(老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一批老共和党人,与新保守派共和党,新保守主义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捍卫以色列利益,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就要把老布什没打完的战争打完,要将萨达姆政权收拾掉,他们的纲领早在9·11之前就已经提出。萨达姆跟9·11没有直接联系,后来鲍威尔在回忆时懊悔自己上了情报的当,实际上是一个集团利用了9·11。

美国最大的错误不是阿富汗战争,而是伊拉克战争,绞死萨达姆,还要给伊拉克整套宏大民主化计划。事实上代替另外一个国家政府去统治一国,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伊拉克战争教训:在中东不能简单地复制民主

主持人:我还看到一个美国普通人写的9·11对美国人的改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美国为什么而战?美国士兵为什么而死?他们用生命换回了什么?这可能也是后来美国人反战情绪的写照。

余万里:反战情绪未必就是觉得美国发动战争错误。恐怖主义袭击美国,美国人就要受限制,要打击。有时候美国人自己也搞不清楚定位,全世界也会被他们折磨得很难受。要是都像克林顿那样吹捧普世价值、进行人道主义干涉,大家也受不了;但如果跟美国人说,这事跟你们无关,美国大兵都回家,也不行,是基于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美国人不及时主动干涉国际秩序,国际秩序就会出现大的动荡。这二者之间的定位是很难找的。

主持人:您怎么评价奥巴马上台之后的外交政策?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