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但并非是自然而然和轻而易举的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就是要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使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是使整个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调节机制和保证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型而来的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面临着更加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全新的体制。如何建立这种体制以及如何在这种体制下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以下,仅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角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结合的经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解决好二者的“结合”问题
目前,对于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各种不同的认识,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有没有社会性的争论上。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般的市场经济或称现代市场经济,没有必要区分社会主义性质还是资本主义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经济,二者本无必然的内在联系。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结合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它有双重属性,即既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一般属性,又有受社会主义制度制约的特殊属性。因此,它应是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的有机统一,是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制度的有机统一。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而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过去计划经济和现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就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否真正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这个“结合”的问题,能否真正使二者达到有机的统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初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但也并非是自然而然和轻而易举的。这一结合并非只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因此,我们应当坚定地树立“结合”一定会成功的决心和信心,但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结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优越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最理想的“结合”。
真正解决二者结合的问题,固然要搞清什么叫市场经济、怎样搞市场经济,但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要搞清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此外,很多方面的改革不但涉及权力和利益的重大调整,而且还涉及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根本转变。能否真正完成转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对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要充分尊重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任何市场经济体制都必须做到一个基本点,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主要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其他的一切转变都要围绕这一转变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就是要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使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在实际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起作用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或运行机制。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因此,讲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首先要讲价值规律。对于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一般可以用两句话简要表述:一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商品必然按照等价值量进行交换。从中可以看出:价值规律既是商品价值的决定规律,又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规律;是调节商品生产的规律,也是调节商品交换的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所谓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价值规律通过这些市场机制的调节,可以促进各种资源按比例分配并流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部门;可以刺激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技术;也可以通过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不断促进企业的优化组合。这些就是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上述调节作用具有内在性和自发性,但是,这种内在的自发调节要真正起作用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概括地说,至少要做到四个方面,即价格放开、供求自由、平等竞争、反应灵敏。所谓价格放开,就是价格应主要由市场决定,而不能主要由行政决定;所谓供求自由,就是生产、交换、流通、消费要自由,不能有太多的行政审批和条块分割;所谓平等竞争,就是竞争的条件和规则要公开公平,不能有太多的优惠和保护,更不能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所谓反应灵敏,就是要建立经济利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对各种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调节有灵敏的反应。目前,我们在究竟如何按市场规律办事、如何真正做到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也就是在究竟如何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体制和观念上的障碍,例如,在许多方面还在自觉不自觉地用计划经济的办法来搞市场经济等,这些都有待通过进一步的体制改革和观念转变加以适当解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