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甲村脱贫:输出打工仔,引回创业者

云南三甲村脱贫:输出打工仔,引回创业者

阳光,暖暖地照在三甲村。在乌蒙山区的盘山公路绕来绕去的颠簸,在高山深谷中的农家破旧小院叙话桑麻后,眼前的景象多少让人有点恍惚——

两纵三横的“井”字型水泥街道,街道两旁整齐的白墙青瓦徽式“小别墅”,随处可见的建房工地,要不是走出村外,见到了田地,还真以为到了城区。土坯房、茅草房连片,道路泥泞不平,村容脏乱差……看了12年前三甲村的老照片,置身眼前这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不禁让人有了种穿越的感觉。

三甲村发生巨变的关键在于扭住了劳动力转移这个牛鼻子。

“赶”村民出去打工,学本领增收入

把村民赶出去,又把村民请回来,村党总支书记黄训奎的“脱贫经”不胫而走。

“当年,你为什么要把村民‘赶’出村子呢?”

“太穷,太穷了。”长期以来,4000名三甲村民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固守着人均七分责任地,人多地少,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贫困与他们相依相随,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580元。

老黄自己是当兵出身,复员回乡后跟人学过预算和规划,最后在昭通市区开办了一个汽车销售店,开上了自己买的汽车。

但,三甲村的贫困一直烙在老黄的心灵深处。组织上找到老黄,希望他回村当致富带头人,村民更是信任他。2000年底,他高票当选村支书。面对大家的信任,老黄毅然放弃红火的汽车生意,回村和村民一起干。

老黄想,土里刨食,也只能维持个生计。要脱贫,还得转变观念,出去打工。经过讨论,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了“外出务工打基础,回乡创业促产业,产业带动大发展”的脱贫致富思路。

三甲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拉开序幕。

故土难离。为说服农民外出谋发展,2001年,黄训奎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窝在村里饭都吃不饱,出去打工是条好路子,能快速增加收入和本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当年,黄训奎领着村干部硬是把村里100多名壮劳力“赶”出去打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去打工的,陆续尝到甜头。老乡带老乡,加上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务订单输出及时跟进,到2005年,三甲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到170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88%,务工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经过几年打拼,外出务工人员中陆续涌现出了一批小有实力的老板。

出去打工的壮劳力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随之而来。“特别是留守儿童,更让人揪心,不能因为挣钱,把孩子给耽误了。”2003年,黄训奎动员昭通城里幼教专业毕业的残疾青年杨永红,在三甲村创办了一家幼儿园,白天照看幼儿,晚上帮学生辅导功课,100多名留守儿童有了一个“家”。

从长计议,“请”村民回来创业,兴产业帮群众带富一方

打工虽然挣钱,但终究是碗“青春饭”,年纪大了多半还要回来。村两委放眼长远:把“打工明星”请回来创业,可以带领乡亲们共同建设三甲村,共同致富,而且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分离问题。

为吸引乡亲们回来创业,黄训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马多方奔走,争取到各级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村里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

家庭养殖场里,清一色的乌鸡、色彩斑斓的野鸡咯吱咯吱的叫声此起彼伏。文质彬彬的蔡仁剑是最早回乡创业的村民之一。因为家里穷,2000年,她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供弟妹上学。在打工过程中,蔡仁剑掌握了养鸡技术。2004年回家过年,她考察市场发现,昭通鸡蛋都从昆明或四川进货。看到好商机,加上村两委的动员,蔡仁剑决定回家创业养鸡。黄训奎及时出手,帮蔡仁剑协调了扶贫贴息贷款,解决了起步资金难题,她的诚信养殖场顺利建成,最多时雇了6人,目前一年纯收入10多万元。

像蔡仁剑一样,全村先后有2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领办规模化养殖场22家,带动发展标准化家庭养殖场610余家,三甲村一跃成为昭通市最大的养殖生产基地,全村畜牧业产值近亿元。

贫困村要致富,先富带后富很重要。三甲村党总支当年在动员外出务工时,引导何朝健、何朝江、蔡启候、朱启顺等从事建筑业的小老板,每人至少带10个劳动力出去打工。“打工明星”回乡创业后,村党总支又引导他们为当地村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无偿帮助种养散户开拓市场,企业用工优先录用当地村民。在当地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三甲村在外务工人员已从高峰时的1700人减少到现在的30来人,一大批贫困户顺利脱贫。

从“外出务工一人、致富一家”,到“回乡一人创业、带富一方”,加法变乘法,三甲村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富裕村。村委会入户统计,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1万元。

三甲村是昭通市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加快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昭通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到2011年底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127.43万人,农民人均务工纯收入165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同时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昭通市扶贫办副主任刘强说:“如何把人口负荷劣势转化为人力优势,是很多贫困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三甲村十多年来的发展道路很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