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戒备心理作祟 美缺席中国太空国际合作

高度戒备心理作祟 美缺席中国太空国际合作

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我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对接,被美国媒体普遍视为中国载人太空飞行项目向建立中国自己的宇航空间站目标迈出重大一步。中国可能在2020年左右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然而目前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却将中国排斥在外。

虽然没有美国的合作,可是中国仍然靠自己的实力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太空合作格局。

中国与多国展开双边合作

中国在空间领域的国际合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40多年来,中国开展了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多边合作以及商业发射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合作,取得了广泛的成果。

据中国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早在2002年至2006年,中国就分别与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法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以及欧洲空间局、欧盟委员会签署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协定、空间项目合作协议,其中中国与巴西、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建立了航天合作分委会或联委会合作机制。

中国与巴西的合作是最有成效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研制合作24年,被两国领导人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双方除了整星合作外,在卫星技术、卫星应用以及卫星零部件等方面也开展了多项合作。当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越来越被国际关注。

继2003年10月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成功发射后,中巴两国政府又签署了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02B星、03星、04星和数据应用系统合作等补充议定书。2009年5月19日,中巴确定双方继续并扩大在卫星应用、卫星研制等领域的合作。

除了巴西,在南美洲,中国还与委内瑞拉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和开发外层空间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中委高级混合委员会科技、工业和航天分委会,在此框架下,推动了中委两国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以及卫星应用等方面的合作。

此外,中国与俄罗斯的太空合作也在稳步推进,2009年10月,中俄双方签署了《2010-2012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中国2011年12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与俄罗斯互设国家航天局代表处。中俄双方在载人航天领域也开展了多项合作。

同时,中国一直重视与欧洲国家的太空合作。1993年,中国与德国合资成立了华德宇航技术公司。1995年中国与德国、法国的宇航公司签订了“鑫诺一号”卫星的研制生产合同,并于1998年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与欧洲宇航界的首次卫星合作。

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在中欧航天合作联合委员会机制下,共同签署了《中欧航天合作现状和合作计划议定书》。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月球探测任务实施期间,双方开展了紧密合作。

2011年9月,中国与欧洲空间局签署《关于测控网络及操作相互支持的协议》。中国与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为推进气象卫星资料共享和应用,共同签署《关于气象卫星资料应用、交换和分发合作协议》。中国与法国、英国、德国签署了太空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还与多个国家积极推动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广泛应用。中国向多个国家赠送气象卫星广播系统接收站和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帮助南非建立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接收站,帮助泰国建立了中国环境减灾卫星数据接收站。中国还向以上国家提供相关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产品。

双赢的太空商业活动

自1985年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国际卫星发射服务业务以来,至2000年10月,先后为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瑞典、美国、菲律宾、巴西等国家及中国用户成功地发射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是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有益补充,也为国外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中国航天带来了丰厚利润。

2011年中国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推进企业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商业活动。实现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委内瑞拉通信卫星、巴基斯坦通信卫星的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为印度尼西亚的帕拉帕-D卫星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W3C卫星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与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签订商业卫星及地面系统出口合同。

2005年11月,中国与委内瑞拉签订了通信卫星商业合同,向用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服务以及与之配套的地面应用设施。这是中国首次向拉丁美洲用户提供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服务。

2008年10月30日零时53分,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同年11月9日,卫星定点于西经78度的赤道上空,覆盖大部分南美地区及部分加勒比海地区。2008年12月1日,卫星完成了在轨性能测试;用于卫星测控的委内瑞拉巴马里和卢埃巴两个地面站已先后建成并启用。目前,卫星测控数据表明,委星一号性能稳定、状态正常。

委星一号是委内瑞拉拥有的第一颗卫星。2009年1月11日,中国正式向委内瑞拉科技部在轨交付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以及相关地面测控和电信港系统。此次在轨交付标志着中国航天对委内瑞拉实现了整星出口。

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项目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拉丁美洲用户签订的第一个在轨交付通信卫星合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的平台,1990年以来,承揽了30多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发射了30多颗卫星。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采用中国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起飞质量5100千克,设计寿命15年。

2009年3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项目合同。2011年12月20日0时4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中国卫星(600118,股吧)发射测控系统部为其提供发射、测控服务及地面站支持。

“尼星1R”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卫星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其波束覆盖非洲中西部及南部地区、欧洲中东部地区和中亚部分地区,主要用于通信、广播、互联网接入、远程教育、宽带多媒体和导航服务。

“尼星1R”发射是继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欧洲通信卫星公司W3C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2011年第三次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发射服务。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