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空间几何
虽然一些稳增长措施已经出台,但是经济下滑压力依旧没有消除,市场期待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6月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和进口都在减速,说明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小。稳增长需要适度增加政策宽松的力度,通胀快速回落能为此留下更大的空间。
他表示,二季度GDP增速降至3年来的最低7.6%,季调环比折年率为7.2%,高于一季度的6.4%,但仍在同比增速之下,表明实体经济下行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数据显示,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9.5%,不仅弱于市场预期,较5月也回落了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6%,较5月的0.89%有所放缓。
重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的11%放缓至10.1%,轻工业也从一季度的13.2%回落至11.1%。全国发电量6月零增长。这些都说明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同时,前五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4%,企业利润的下降将继续制约未来企业投资能力。
信贷结构也印证了总需求持续疲弱。6月新增短期贷款规模达到5700.79亿元,而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只有2782.76亿元。企业新增信贷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仍在底部徘徊,仅为26.6%。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称,中长期贷款比例再次下降,显示扩大基建投资等稳增长措施仍需要加大力度。
莫尼塔经济学家乔永远认为,6月企业中长期信贷占比和绝对量都较前期出现小幅下滑,间接否定了前期平台类贷款已经放松传闻。6月初的第一次降息并没有在信贷端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M2和M1的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这种变化更多来源于季节性规律的改变和影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领先指标改善。
在乔永远看来,市场所期待的宏观经济于近期见底并随即出现明显改善的可能性仍然较小。相反,产能周期所形成的长周期的抑制仍然主导整体增长的方向。考虑到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压力,更大力度的政策放松仍然有其明显的必要性。
而事实上,决策层也正在这样做。今年以来除了两次降息、三次降准、部分减税措施、加快开工项目等措施外,财政存款也在加大投放力度。央行数据显示,6月财政存款下降人民币236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降1020亿元。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表示,财政存款下降越多说明政府支出越大或政府税收收入越少,留给实体经济的钱也就越多。这与政府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举措一致,尤其是当前政府重点支持大型交通基建项目。
此外,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也一改此前持续萎缩的局面,部分先行指标出现略微趋暖的迹象。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但降幅较一季度有所收窄;销售额同比下降5.2%,降幅也同样出现收窄。二季度购置面积较一季度也有所增加,近两个月房屋成交量有所回暖可能部分缓解开发商流动性紧张的情况。
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一位研究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由于市场预期的完全改变,加之,地方政府已经事实上全面松动房地产政策,使得二季度房屋销量大增。量增带动价格也出现上涨,但决策层希望看到的是量增价稳,于是近期再次高调敲打房地产。
上述人士认为,房地产出现销量温和回升的局面,下半年可能会拉动钢铁、建材、化工相关行业扩大生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