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选任改革提速:60后渐成中坚 70后80后涌现(2)

中国官员选任改革提速:60后渐成中坚 70后80后涌现(2)

亮点之四:打破身份界限

工人农民可考国家公务员

在2011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中,开始试点招录优秀工人和农民。而此前,二者长期被排除在“国考”队伍之外。专家指出,这不仅是中国组织人事工作的一大新亮点,更是一种选人理念的突破,体现政府“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新风。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指出,公务员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人,他们最需要的是了解基层信息。工人、农民长期扎根基层一线,最了解基层情况,对群众疾苦感同身受。

从报名情况看,共有171名工人、农民报考了海关、国税、铁路公安系统的定向招录职位。不过,有专家认为,这些考生在对行测、申论等题目的适应性上会有困难,被录取后,如何完成角色转变,也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训练。

公务员招考明确向一线工人和农民开放试点,在中央层面尚属首次,而在地方层面则是先行一步。此前,山东、河北、四川等少数省份尝试了这项改革。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德贵透露,国家对地方招录工农公务员给予肯定,因此今年中央部委也开始试点。

各地也纷纷跟上步伐,酝酿从工人、农民中招录公务员。今年国庆期间,广州市3100多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了当地的街镇领导干部和基层公务员考试。甘肃省今年也制定了从生产一线工人、农民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总体方案,确定12月底前展开试点工作。此外,陕西、湖北、重庆等多地也正在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亮点之五:年轻官员崭露头角

70后80后官员涌现 60后渐成中坚力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入公众的视野。2009年,29岁的市长周森锋、25岁的团市委副书记孙靓靓曾“红极一时”。今年,各地公选出的年轻干部中, “70后”、“80后”更是如雨后春笋。

35岁的元方成为四川省最年轻的副市长(地级市),此前他的职务是西安航天基地经济商务发展局局长;山东新泰市新提拔的7名副局级干部中6人是80后,其中1986年7月出生的王然今年仅23岁;毫无“政治背景”的 “80后”售楼美女田佳,以“体制外”的打工人身份考上了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招商二局副局长;今年28岁的罗炜阳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拟推荐担任海南省儋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副处级)……

针对年轻一代官员容易遭到公众的“习惯性质疑”,有评论指出,这是中国官场“潜规则”使然,实质是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法制有效作为,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的质朴渴求。网友则评论称,年轻点不要怕,能力本事是关键。公众的质疑对新任官员是好事,有助于公开官员任用的细节,把官员的选拔置于阳光下,也可以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信任危机,以及如何化解危机。

除新兴力量以外,中坚力量也日趋年轻化。今年,中国多个省区或省部级党政机关进行人事调整引人注目,“60后”越来越多开始出任地方“一把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的“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已突破百人,“60后”渐成省部级高官的中坚力量。

“‘60后’省部级官员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党的干部年轻化战略。”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则指出,“60后”官员这两年集中履新,说明中央为干部储备所做的工作在不断加强。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