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马克思、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6)

陈才天:马克思、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6)

因此,一方面不能够以私有制的存在来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另一方面我们应以私有制不会被消灭和公有制实验胜利结束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应当终结。即马克思主义要消灭私有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马克思给人类留有公有制的遗产:即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国有企业。但是百分之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共产主义制度,不利于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劳动创造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尤其是在服务业表现更加明显。私有服务业极大地改善了对普通人的服务态度,增大社会和谐的氛围。

3、“共产主义的幽灵”

“一个幽灵, 共产主义的幽灵, 在欧洲徘徊。” 这是一句优美的诗。

它是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 它居然成了众多人追求的不朽的信仰。

还有人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最终结局。 然而, 幽灵是什么?

幽灵是客观事物规律吗? 幽灵是科学真理吗? 或许, 幽灵 只能是一种宗教信仰。或许有人说这一种比喻,但为什么不比喻成太阳、月亮呢?

现在,许多马克思主义者赞同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然而,既然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那么单一的公有制即共产主义社会显然与人的本性背道而驰。因此,公有制只能是一种革命性的措施,而不是科学真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的本性活动规律,因此共产主义怎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呢。

有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员已达八千万之众,说明中国约有百分之六以上的人信仰共产主义,如除去儿童少年人数,成人比例可能达到百分之十以上。这是不是一种误解呢。由于中共的执政党,许多人出于投机而加入进来了。苏联东欧解体后,其共产党员人数的变化就是证明。

4、马克思说:“我本人无论如何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2007年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在复旦大学演讲时传出马克思这句话。随后在国内引起争论。怎么样评价马克思这句话,现在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这是马克思的讽刺。笔者同意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主义,真正实行起来是不可能实现达到的目标。这就如同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某些理想愿望的东西,然而却很少真正的实现。马克思这句话有4种表述:

(一)梅林在《马克思传》写道:在马克思逝世前一年即1882年,当法国工人党表现出“幼稚病时,他对他的女婿们叙述他的思想的方式也感到不满”,于是他“脱口”而说“我本人无论如何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1883年去世后,恩格斯在他致其他友人的书信中还有3处引用过这句话。

(二)1882年11月,恩格斯在写给伯恩斯坦的信中是这样说的:“……,以致有一次马克思对法拉格说:‘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恩全集》第35卷,385页。)

戴维•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中记述:“马克思对法国的原来追随他的人的评价如此之低,以至于他对拉法格说:‘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他的两个女婿由于缺少政治敏感性令他很失望。他轻蔑地说:龙格是最后一个蒲鲁东主义者,而拉法格是最后一个巴枯宁主义者!让他们见鬼去吧!”。(戴维《马克思传》,410~411。)

(三)1883年9月23日,俄罗斯民粹派革命家格•亚•洛帕廷记述他同恩格斯的一次谈话中写道:“恩格斯说,在布鲁斯、马隆等人同其他的人斗争的时期,马克思曾笑着说:‘我能说的只有一点,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恩全集》第2l卷第54l页。)

(四)1890年8月5日,恩格斯致康•施米特的信写道:“正像马克思关于七十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曾经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4。)

根据以上对马克思说这句话有四种语气的记述上看,你能够看得出马克思是一种幽默,还是出于内心真实情感呢。并且人们还可以反问一下,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多年里对这句话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多次转述呢?最适宜的解释是他作为学者、思想家探讨理论问题的正确态度。

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生产资料百分之百的公(共)有制,并且只能由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方式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认为公有制经济是对社会生活一切方面起决定性的因素,由此全社会成员就能够自由、平等了,民主、人权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理想主义的东西,马克思自己认为难以实现,它足够说明“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性社会形态,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中国富人移民潮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数据看,2011年私有经济产值占GDP百分之六十多。据胡润财富研究院2011年报告:中国亿元以上资产富豪有6万人,千万元以上富翁有96万人,超过20亿资产者达1000人。然而,本世纪初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富人移民潮,移民去向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还有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该文引用的另外一个数据则显示:“2008年10月-2009年9月的上一联邦财政年度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总数,已从2008财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其中七成左右主要来自中国。”而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顾问公司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个人境外资产增加迅速,2008年至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00%。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向境外投资移民人数出现快速增长。以美国为例,中国累积投资移民的人数最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到73%。”由此可见,在中国,移民及资本外流的增长趋势可谓极其迅猛。

如果我们以媒体报道的“2009年中国移民加拿大人数2万5千人,移民美国6万5千人”作为粗略的估算基础,以每个移民带走1000万人民币计,中国每年通过移民所导致的资本流出约有数千亿人民币。这表明资本外逃的暗流在蓬勃涌动。参与移民行列中的人,除了贪污受贿的党政官员外,有资本家或国企高管等富人,还有演艺界的大腕。这些人手持“绿卡”拥有双重国籍,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中国是允许拥有双重国籍的国家,但没有规定双重国籍者不允许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限制。这种法律的缺陷,不利于国民对政治共同体的忠诚度,应当予以纠正。

中国为什么发生富人移民潮?一些媒体对许多移民者作了采访或调查,移民者谈了诸如海外投资、养老、子女教育等条件优于国内的移民原因。《光明日报》2011年11月12日发表记者邱玥、温源《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在想什么?》一文。该文对中国富人移民的状况,与其他媒体报导的事实差异很大,明显带有“大事化小,小化了”的倾向;并且,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解释,更是增加了国民是在“杞人忧天”的意味。读者的确感到主流媒体“博大的胸怀”。然而,民间不少有识之士则对“富人移民”表达了忧心忡忡或不能容忍的心态。但是无一人将“富人移民”现象与宪法规定联系起来。笔者认为,这就是中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改革开放政策形成的巨大悖论必然结果。后者酿造出数以万计的富翁,而前者犹如上方宝剑在手随时可能发出问斩令。邓小平理论的“阶段论”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富人移民”的直接原因。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就是共产主义。因此,富人有两怕,一怕“二次革命”,二怕增设遗产税(高税率变相共产)。他们以不同方式说明移民理由,都是掩盖。对于任何一位富人来说“二次革命”都是极其的恐惧。最好预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最不想发生的是“红色高棉”对富人的杀戮,其中柬埔寨的华乔,由60万人降至30万人。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实践最终都导致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谈“富”色变的社会心理,虽然它不是马克思的初衷,但有其理论的必然性。

有人说,中国富人移民将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会回来的。这话不无道理,但意味深长。希望在中共扬弃马克思理论后,这些外逃资本会回来,而不是发生出乎中共意料之外另一种情形时回来。

6、恩格斯:公有制“将根本剥夺”生产管理者的竞争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有一段话回答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提出消灭私有制的原因。“首先将根本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管理权。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这样,竞争将被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消灭,而为联合所代替。因为个人管理工业的必然后果就是私有制,因为竞争不过是个别私有者管理工业的一种方式,所以私有制是同工业的个体经营和竞争密切联系着的。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