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城市里的二元结构绊了教育均衡的腿

别让城市里的二元结构绊了教育均衡的腿

今年9月,在国务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目前有79.4%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公办学校就读,应当说现在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随迁子女就学“以公办学校为主”的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实现。

南宁市教育局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2011年秋季学期,南宁市公办中小学吸纳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76万人,占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人数的52.15%。有将近一半的随迁子女,只能就读于各类民办学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已严重紧缺,除了教室不足、班额过大外,师生比也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

作为全国最前列的流动人口集中地的广州,2011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170万,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就超过52万,有些区域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已超过本地户籍儿童,并且还将以平均每年10%的幅度迅速增长。在广州市天河区,每6个外地生只有1人能读公办学校,当地教育局负责人坦承,“以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短期内很难推进,如果硬要执行,将影响到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必将会对户籍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所需教育经费也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并按户籍学生数下拨。而这部分教育经费难以到达进城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流入地。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南宁市对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按照与当地学生一样的“一费制”标准收费,不再收取其他费用。但是,大量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不断流入,给南宁市的义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得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增加,如果只强调“两为主”的解决办法,相关的其他机制政策不能及时作出调整的话,势必会造成一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因为报不上名等各种原因,在异地求学的道路上被堵住。

要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应实事求是地考虑到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有些地区,目前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大量依靠办学机制灵活的民办学校接纳随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在一些社会学家眼里,这就是城市内的二元结构。城市原住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之间占有的教育资源存在落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也存在巨大的落差。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公立私立,政府都要按照学生的人头付费。而我们在公办学校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工的孩子进入私立学校就无法享受义务教育。那么,政府希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就出现了巨大的漏洞,增加了教育均衡的难度。

只有认清这一现实,各地政府才会改变对民办学校口头支持发展、实际任其自生自灭的状况,真正落实购买学位和教育服务的经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