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亚彬:解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完美方案(5)

黎亚彬:解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完美方案(5)

为有需要的劳动者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服务,这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所应尽的、起码的、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无需抵押和担保,凭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就可以获得这种至关重要的创业贷款,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全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国有资产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以某种形式让这些公有资产为人民提供具体、实用、有效的服务,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内容、前提、基础和保障!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从《资本论》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弊端重重,正在于社会生产的私有雇佣性质;而私有雇佣生产方式的产生则根源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正因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使劳动人民无法正常、自由地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会生产,才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最终导致私有雇佣生产的产生。因此,社会主义的革命与运动,就是要通过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式,让劳动人民摆脱生产资料的束缚,获得经济上的自由与解放,可以自主、自愿、自由地参与企业生产与分工合作,自由建立由劳动者自己占有和管理的社会生产。因此,探讨一种可以更好地为劳动者提供原始生产资料服务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方式,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根本和关键环节。

过去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国有计划经济的方式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这种方式并没有科学、有效地实现让劳动者自由与解放的目的,没有让劳动者可以自由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会生产。在国有计划经济的制度下,劳动人民并没有摆脱生产资料的束缚,没有自由参与社会生产的权利,也没有成为自己劳动与劳动成果的主人。经济上如此,使得政治上也存在一定弊端,广大的劳动人民并没有因此而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求的自由与解放,反而甚至不如资本主义私有经济更加合理有效,最终导致了20世纪末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解体、失败。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考虑过另一种生产资料的实现方式,就是集体合作社。但是,考虑到集体合作社相互之间的竞争与私有制重生的可能而并不赞成这种集体合作社的方式。例如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就明确反对这种集体合作社式的生产方式。显然,避免私有制的重生,以及各个集体合作社之间的竞争与不平等,是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全社会共同占有和管理社会生产,从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采用国有计划经济的实现方式的一个根本目的和原因。

可实际上,一旦劳动者通过这种全民生产资料借贷给具体劳动者的方式,实实在在地使劳动者摆脱生产资料的束缚,从而可以自由建立和拥有自己的社会生产,劳动者就不会再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而私有制就不会重生。同时,由于是市场经济,生产利润有的趋于平均化趋势,因此集体合作企业相互之间的不平等也将逐渐趋于平衡,趋向平等,整个社会也将实现一种共同富裕的局面。马克思本人以及其后的一些社会主义者,由于实践经验的问题,以为这种国有计划经济的方式是可行的,所以都没有主动去考察这方面的事情,从而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失败证明了国有计划经济的不足与缺陷。实现社会主义必须总结国有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上,重新探讨和认识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方式,才能最终有效实现劳动人民的自由与解放的共产主义目标理想。这种为劳动者提供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生产资料服务的方式,实现劳动者的自由与解放,让劳动者可以自由、自主、自愿地建立真正由自己占有和管理的社会生产措施是现实可行的,合情合理、合乎客观经济的原则、规律和要求的。

在现实中,虽然全民所有的公有生产资料,即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等是全体人民的财产,但显然不应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公民。因为中国人民是不断更新的,分给现在的全体人民,那新生的人民就丧失了自己的应有权利,是不公平的。因此,凭借全体人民共有的国有资产、自然资源,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劳动者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生产,以实现劳动人民最好的生存与发展,显然是使这些公有财产发挥最好作用、最大价值的最佳方案和形式,也是任何人、党派、官员、所谓专家学者所不可侵犯的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各级党和政府应全力组织、配合、协调和帮助劳动者个人参与这种员工所有制企业的组建与发展。

为有需要的劳动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创业贷款,就是帮助劳动者参与组建这种集体合作的员工所有制企业解决最关键的原始资金问题的。有了这笔资金,这种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既可以与其它相同的劳动者在自由、自愿、自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合作,组建成新的员工所有制企业。

愿意参加企业生产合作的人会很多,但能够最终在一起形成企业生产合作的人却会很少,即使他们有条件并愿意进行这种合作也不行。无论相互之间的劳动分工,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的解决,相互之间的信任,劳动成果的分配,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社会大环境,员工们对这种合作的可能性与效果所持有的怀疑态度,以及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都使这种企业生产合作看上去是不现实的幻想。种种现实也已表明,平等条件下的人或主体之间的自主合作是极其艰难的。单从资金问题上看,工人之间的这种企业生产合作就是个难以实行的东西。

但是,在我们考虑到这种企业生产合作是在国家或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帮助之下时,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人们信任自己的政府,已经习惯和渴望政府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采取的各种努力和措施。而改善民生、组织经济发展、协助人民就业、协调人民之间的关系等,这些本身就是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一旦政府参与组织、管理和协助这种企业的组建,这种企业就很容易组建成功。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