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特点是双过剩
我国现在产业结构问题很多,突出的表现就是产能过剩、金融资产过剩的双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问题,存在过剩行业多、过剩时间长、过剩规模大三方面问题。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曾经提出,我们国家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池、汽车、铜冶炼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非常突出。水泥、电力、煤碳、纺织行业也有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产能过剩非常大。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直到2009年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反而还显得更严重了,所以2009年10月份,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抑制行业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2005年到2009年四年时间,中间还经过次贷危机的冲击,我们产能过剩没有得到改观,有些地方反而加重了,这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产能过剩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投资过剩得不到回报,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就意味着就业压力很大,所以产能过剩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
金融资产过剩,就是整个社会都是流动性过剩或者流动性充足的状况。我国无论从政府、银行的角度,还是从民间金融的角度来看,金融资产都是过剩的。
首先,我国政府现在外汇储备已经接近2.4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3,高居世界首位。这一大笔资金放在那里不用有点闲置,如果用出去无论是作为财政投放还是信贷投放,马上会带来一个巨额的需求,如果这个需求满足不了马上就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银行存款、民间资本多。2010年1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我们的净存款余额是18万亿多人民币,折合成美元约3万亿。银行储蓄基本代表了民间老百姓的存款,这些储蓄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民间的,放在银行里就这么多。另外,社会上还有很多资金没有存在银行里,形成民间金融资产。本来温总理说2009年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各方面都很紧张。但是在经济那么困难,整个世界经济那么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的房价逆势上升且上升幅度非常大。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金融危机导致生产型的投资产能过剩、股市低迷、消费基本饱和,民间这些富裕起来的社会群体,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很大一部分卷入了房地产市场,迅猛抬高了价格。通过这个我们可以间接地折射出民间拥有的资金数量的充足程度。
产能过剩、金融资产过剩形成了一个结构性的问题,给我们的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都带来很大困扰。常规来讲,产能过剩了企业开工不足,应该会引起经济停滞,但是经济停滞就要刺激经济,可问题是我们现在金融资产是过剩的,大量过剩的金融资产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和空间的情况下涌入资产市场炒高资产价格,房市、股市、汇市、债市、黄金,甚至古玩等这些资产类的价格都会上升,其中最突出的是房价上升,形成资产泡沫,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从产能过剩这个角度来讲容易形成经济停滞的压力。但是从金融过剩的角度和形成资产泡沫的角度来讲容易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不好,很可能会出现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滞涨”的现象,就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现象同时存在。
我们现在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和金融资产过剩,确实具备产生经济“滞胀”的条件。一旦处理不好,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雪上加霜。这时候,我们很可能要把注意力集中放在怎么摆脱“滞涨”上,总量和结构问题要以后再去解决了。但是,我们现在关键是稳住总量、突破结构,这是我们矛盾的焦点、工作的重点,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任务。如果我们放掉总量和结构问题全力以赴对付滞涨,就是把最主要的敌人给放了,把最需要解决的目标和任务给放了。这种情况给我们宏观政策的选择、制订和实施带来很大困难,这也是温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时候说的“今年可能是属于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的因素之一。当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不能用简单的扩张总量的方式来解决,而必须进行深度的结构调整。因为金融资产的过剩和产能过剩是我们国家过去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我们真的要治本的话就必须在结构调整上取得重大的突破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当前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加强农业、优化工业、发展三产。我们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是压缩产能或者扩张产能的问题,而是要调整各个行业、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我们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强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现在太弱了,所以结构调整要强化它。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的量太大了,所以我们限制它的量,但是进行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和其他产业发展比例关系显得弱了一点,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其次,塑造调整的机制和体制。我们还需要完成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升我们企业、市场和政府随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结构调整的能力,要塑造这种调整的机制和体制。因为结构问题不是一劳永逸的,结构问题解决了总量扩张,总量扩张又会出现结构问题,我们必须形成机制、体制,形成积极主动调整的能力。就跟一个人一样,不能老是生了病去找医生,要自己增强抵抗力,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就不用老去看医生了。
应该意识到,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最主要表现在经济质量上而不是经济总量上。差距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发展的质量、一年创造的社会财富内在的质量,内在的效率、效益方面。所以要抓住机遇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国家在“质”的方面和结构上的差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