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郭建宁: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第二个大问题就讲科学发展观了,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讲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它有一大段的表述,这是在我们报告的第一部分,它是这样讲的,总结十年的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下面的定位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写入了新党章,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原来我们不是这样表述,大家知道03年SARS之后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然后内容不断的补充,充实,丰富,发展,完善。03年提出,07年的十七大,那个时间还太短,只有三到四年时间,还要经过检验,那个时候还不好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那个时候叫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那个“等”就包括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那都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的战略思想。以往我们的表述都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没有把它定位为指导思想,这一次明确的在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中都提出,它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十七大已经讲了,十七大讲了四条,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或者是根本特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讲了这么四条。这次还是这样讲,但是又换了个角度,他叫更加自觉,即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是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第三更加自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第四更加自觉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里面有延续,延续就是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是延续,但是也有一个新的侧重点,第一个就是前面叫做更加自觉,就是我们已经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但是要更加自觉,第二就是后面要把它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表述里面都有深入贯彻落实,就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不仅是学习,而且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它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所以前面叫更加自觉,中间是叫深入贯彻落实,讲了这么四条。

为什么在当代中国要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我觉得这么几点,这是我作为一个学者或者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有一点我自己的思考和我们在座的各位人大的代表,我们来进行交流和探讨,我觉得有这么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讲这个核心价值,就是说它以人为本是一个基础性的、统筹性的概念,比如说我们现在讲民主法制,人大代表特别关注民主法制、依法治国、利益协调、改善民生、幸福指数、心理疏导、人员关怀、精神家园,这些词都是我们经常说的,但是这些词要依赖一个概念,就是以人为本,因为要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利益协调,改善民生,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幸福指数,精神家园,它是一个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刚才讲了核心是以人为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我觉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大成果——两个理论体系:一个就是毛泽东思想,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我们把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理念概括为八个字,我觉得就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精髓——以人为本。这八个字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价值,我们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理念,要以人为本,所以它是我们的核心价值。

再进一步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内政、外交、国防、军事,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觉得是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变化,那么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建国以来60多年,执政理念怎么变化?我觉得大体可以用“三个以”来概括:

第一个以——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主要指的是57年反右到76年文革结束这二十年,特别是66到76年这文革的十年,我们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个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提出果断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第二个以。

第三个以——以人为本,就是科学发展观讲的以人为本,能不能用这三个以来概括,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以人为本,当然这三个以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第二个以对第一个以是一个全面的否定,拨乱反正,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中国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三个以对第二个以是一个发展,是一个丰富,是一个深化。如果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中,我们来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它的重要性我觉得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因为我们讲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也是我们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

第二个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就是这个报告讲的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始终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要始终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应当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是检验我们一切决策和政绩的基本依据,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兴亡的根本因素,执政党只有真正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顺民意,得民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讲以人为本它的重要性,它具体体现为人民利益至上这样一种价值观和价值追求。

第三个要点是发展的科学性与包容性,改革的共识性与普惠性的统一。以人为本到了人民利益至上还是比较抽象,那么人民利益至上具体的表现,就是要体现为发展的科学性与包容性,改革的共识性与普惠性的统一,我们从以人为本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至上,然后再从人民利益至上推进到我们现在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体现为发展的科学性与包容性,改革的共识性与改革的普惠性的统一。

我们先来讲第一个统一,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科学性,怎么判断这个发展的科学性,我觉得一个重要的,不能说是全部,至少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的包容性,发展的科学性与包容性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发展的科学性要体现为发展的包容性,离开发展的包容性就不能解决贫富地区、城乡、行业的差别与矛盾,就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科学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讲的发展,倒数第四行,我们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公平性的发展,资源节约型的发展,环境保护型的发展,民生改善型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讲发展的科学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现在我们关注两个词,一个是包容,还有一个就是共识,怎么凝聚共识,因为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人们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可变形、怎么体现包容,怎么形成共识,刚才讲了包容。现在我们来讲共识,现在的改革缺少一种共识,或者是共识度不够,不像8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家都知道改革的好处,大多支持改革,大多拥护改革,改革有共识。90年代我们市场经济,92年南方讲话搞市场经济,大家都支持改革,2001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那么现在我们这个改革的动力和改革的共识是什么?我觉得要形成改革的共识就要体现改革的普惠,改革的共识性与改革的普惠性也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改革的共识性要依赖于改革的普惠性,没有改革的普惠性,改革就失去了形成共识的社会基础和群众支持。因为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年初的时候理论界开了很多研讨会,怎么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的共识,我觉得要讲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就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但是还要讲第二句话,就是要毫不含糊的坚持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如果我们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那么就很容易形成共识,人民群众就会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拥护支持改革,形成改革共识,成为改革的强大的社会基础和动力支持。所以,改革的共识性依赖于改革的普惠性。

我的判断是这样,发展的包容性越大,科学性越强,就是先富后富,能力强能力弱,城市与乡村,东部、中部、西部,内地、沿海,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如果包容性越大科学性越强,改革的普惠性越广共识性越高。那么我这里强调发展的包容性,改革的普惠性,本质是什么,就是最后一行,本质体现的是社会公正,就是我们常讲的蛋糕做大还要蛋糕分好,既要有效率也要讲公平,更好的体现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前面我讲了八个必须坚持,八个必须坚持里面有两条,甚至可以说三条与这个有关,就是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还有一个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这几条都和这个发展的包容性,改革的普惠性体现社会的公正有关的,八个必须坚持里面。其他也与这个有关,至少这三条直接和这个有关的,发展的包容性,改革的普惠性的本质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个要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来快十年了,03年sars的时候开始提出,现在是12年,已经差不多有十年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继续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就是我们在前面讲的四个东西的实践更加自觉,把什么什么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它转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觉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到很多内容,我从我的角度觉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解决三个不协调:第一就是享受改革成果与承受改革代价不协调,大家都是人大代表,对这个情况也非常的了解、熟悉。这30多年应当说我们国家发展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但是为什么老百姓中还有那么多的意见、抱怨、不满,有时候意见、批评、抱怨、不满还很强烈,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享受改革成果与承受改革代价不协调,就是有一些人几乎只享受改革成果而不承受改革代价,而有一些人几乎只承受了改革代价而不享受或者很少享受改革成果,譬如说低保、特困、下岗的、失业、弱势等等这样的情况,所以改革开放是一个利益调整,利益失衡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就会导致一种社会的失衡,所以我前面一再强调,发展的科学性要体现为包容性,改革的共识性要形成为改革的普惠性,要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的享受改革成果,解决第一个不协调。

第二就是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不协调,私人产品指的是我们自己可以自备的,但是公共产品主要指的是国家、政府、社会提供的,比如说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比如说我们可以买车,这个车是属于我的私人产品,但是我有这个车不一定能买来畅通的交通,这个畅通的交通属于公共产品,它要政府来做,个人做不了。我们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公共应急这些东西迫切需要跟上加强。

第三就是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不协定,这30多年我们经济发展,经济崛起,经济增长,GDP世界第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道德问题,文化问题,诚信问题,社会公信力问题没有相应的跟上,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什么,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的幸福包括方方面面,他要有良好的住房、良好的教育、天蓝水清、良好的治安,还要有民主法制,还要有公平正义,还要有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有很多方面。这里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不仅要做经济大国,还要做文化大国,文化强国,道德诚信,社会公信力应该相应的跟上,人民幸福,让人民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提升这个幸福指数,就是我们常问的你幸福吗,归根结底我们讲的科学发展观最后要让人民幸福,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但是如果我们主流价值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如果我们道德失范、价值失明、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那人民就体现不到或者很难体现到这个幸福感,发展也不可能持续。还有一个怎么提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文化形象,向整个世人展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所以说这是第三个不协调,要解决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不协调。我觉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然还有很多方面,不能一一列到,我讲的解决这三个不协调。

第五个要点是当前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前面讲了八个必须坚持,我这里讲了四个更加,我个人作为学者的话,四个更加就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因为它是一个基本的理念,第二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就是蛋糕做大还要蛋糕分好,后面还要讲到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人民的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然后到了2020年比现在的2010年总量和人均翻一番,人民群众对这个是最关注的。第三就是要更加重视利益协调,现在的矛盾很多是利益矛盾,牵一发动全身,往往是这一部分人满意了可能那一部分人不满意,这一部分人得到利益了另一部分人就吃亏了,所以现在考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尺度就是能不能尽可能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形成一个照顾各方面群众利益,各方面群众关切的这样一个机制。这就是前面讲的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加大这个包容性和普惠性。第四就是更加着力于改善民生,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后要体现到改善民生,具体的说就是要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幸福,所以我总的思考就是这样,我们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以利益协调为关键,以改善民生为路径,把发展的科学性与包容性,改革的方向与普惠性结合起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与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大家都注意到7.23讲话之后,因为7.23讲话把十八大的要点都讲到了,所以我们北京的好多立交桥,过街桥挂的横幅就是最后这几句话,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的生活,增进人民的福祉。有时候在公交车上,在地铁里也能看到这几句话,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最后落脚到人民幸福,这是我讲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部分。大概讲了这么几个问题,以人为本是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然后讲科学性与包容性,共识性与普惠性,然后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然后讲思路和理念,这是第二个大问题,关于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