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的新表述、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

摘要:召开十七大时,很多人已提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但锦涛同志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虽然写入了十七大报告和党章,但没有提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经过这十年实践,中央认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成熟。

十八大是我们党从新的历史征程出发走向更加辉煌未来的一次重要会议,将对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我想先从五个方面谈谈报告的总脉络。

一是报告的主题是什么?习近平同志有个概括,就是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最大问题,也是整个报告的灵魂。把握这个主题,对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二是报告最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是什么?就是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写入党章。这是党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要的一次与时俱进。

三是报告中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的背景是什么?就是十七届七中全会公报说的,我们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为什么是关键时期?因为距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只剩8年了。前5年要基本达标,后3年收尾。为什么是攻坚时期?因为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的“肉已经吃完,剩下的都是骨头”,而离成功的彼岸越近,难度越大,风险越大。因此,要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努力从各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四是报告的落脚点是什么?落脚在党,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人民幸福,关键在于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五是报告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一是“人民”,在报告中出现145次;二是“改革”,出现86次;三是“创新”,出现55次;四是“公平”,出现20多次。这四个热词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都获得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而最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改革创新”。要明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不为任何风向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推进。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主旋律。

这五个“是什么”,就是十八大报告的思想架构。下面谈谈报告中的新表述、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这是深入把握十八大报告精神的途径。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这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报告既从九个方面总结了取得的成就,更异常坦率地谈到六个方面的不足。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讲成绩理直气壮,摆问题也直指要害。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十年是我国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因此也被称为“民生十年”。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更为出色。

2008年9月15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以此为标志,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而且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对我国冲击非常大,外贸订单减少,工厂减产停产,山东、福建、广东等省份甚至有外商因资不抵债弃厂而逃。工人讨不到工资,政府在财政收入锐减的同时还要收拾烂摊子,大批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手、实施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并迅速推出扩内需、促增长十项措施,到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就恢复到8.9%,在全球率先回暖。

这一切又正好发生在我们着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时。为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00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决定要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和工业用地,可形势马上转了180度。我们党没有因此乱了方寸。胡锦涛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要求以危机倒逼发展方式转变。这种改革气魄,当时就在国际上引来好评如潮,他们就怕中国照老办法大干快上加重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我们党在保增长还要转方式的双重繁重任务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并没停步;推动民主法制,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也没放松。同时还在改善民生上迈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大的步伐:建立了总人数超过13亿的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在住房、教育及“三农”方面的投入之大也前所未有。特别在席卷西方的“失业潮”中,由于我国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相当法国总人口;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盛事。这期间经济还继续高速增长,实现了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出口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一,危机反而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在这样短时间里,这样一种特殊形势下,我们党为13亿中国人做了这么多大事、好事,做了这么多让世界震惊的事,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执政党可以相比。瑞士《新闻报》说,在数千年历史中,中国从没像现在这样表现优秀。今年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针对70名美国大公司的CEO展开一项调查,其中一条是世界上哪些组织最称职可信?没想到在美国这个自我优越感极强的国家,在CEO们的回答中,中国共产党竟然排第三位,排名位次远高于美国总统和美国国会。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各种调节手段交替运用之娴熟,令人惊叹。英国《金融时报》甚至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中国共产党是美国CEO的榜样”。   

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正如报告所说,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报告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也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实召开十七大时,很多人已提出这个意见,但胡锦涛不同意,他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时间还不长,还需要经受实践检验,因此虽然写入了十七大报告和党章,但没有提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经过这十年实践,中央认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成熟。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怎么认识这一新论断呢?

科学发展观首先产生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2003年初,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不久,就发生了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病灾害。我们才猛然发现,即使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快的北京,也可以成为“非典”肆虐的温床。我家就住在新东安市场后面,一天晚上将近9点,我和爱人出来散步,平日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竟死一样沉寂,很少看到人影。偌大的王府饭店,只有4扇窗户亮灯。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内地共付出349人生命,包括7名部队和地方医务人员殉职的代价。还有很多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染病后,虽被抢救过来,身体器官却受到无法恢复的损害。

通过抗击“非典”,我们党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这条腿长,社会事业发展这条腿短,城乡发展不协调,公共卫生事业明显落后,说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党中央最早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由于党和政府吸取了教训,接踵而来的禽流感,尽管也在世界上闹得风声鹤唳。但令很多带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惊奇的是,在候鸟和家禽家畜最多的中国内地,竟只有15例死亡。而相当我国一个省面积和人口的越南,死了40多人,印尼死了100多人。时隔一年就出现这样大变化,是与我们党和政府首先在卫生领域提出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分不开的。当时,摩根士丹利公司在名为《中国的警醒》的报告中,做出一个现在看来是惊人的预言,报告说“‘非典’疫症可能成为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中国可从这场或会演变成大灾难的疫症中汲取经验,崛起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国家。”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突出反映在我们善于汲取发达国家经验教训,跟上时代的脚步。他们在经济起飞阶段曾长期奉行“重城市、轻乡村;重开发、轻环保;重增长、轻分配;重经济、轻社会”的“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列举了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一是“无工作的增长”:增长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失业群体不断扩大;二是“无声的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但人的民主与自由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展;三是“无情的增长”:经济增长最终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穷人数量有增无减;四是“无根的增长”:由于受外国文化影响,本民族传统文化日趋边缘化或正在消失;五、“无未来的增长”:增长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与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对后代子孙的生存带来毁灭性损害。一言以蔽之,“五无”的增长就是无视人的增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吸收了当代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说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报告还对科学发展做出很多新表述,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理论,提出“三个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从而为科学发展观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十八大报告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句话确实重要,它向国内外昭告了我们到底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锦涛同志用了“老路”、“邪路”这样振聋发聩的语言,就因为中央不希望任何人对我国发展走向产生误判。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