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1月7日文章,原题:2012年你不曾关注的那些事。
传统观点认为,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在各方面都处于敌对状态,从克什米尔领土纠纷到2008年孟买的恐怖袭击,再加上互相瞄准的核导弹,他们恐怕不会在短时间内达成和平协议。但是在今年,这一对宿敌在一些无关领土边境、核武器与恐怖行动的方面,取得了几项颇为可喜的进展。换言之,双方或许开始认识到,政治紧张不利于经济发展。
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长久以来少得可怜,确切地说,到目前为止还是这样。2009年,印度对外贸易额中只有1%来自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对外贸易额中只有1.7%来自印度。在双方绵延1800英里的边界上,只有一家海关邮局。但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双方的贸易额从2004年到2011年增长了9倍。而且在9月份双方达成了几项重大贸易协定之后,还会继续增长。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同意逐步淘汰它的“黑名单”——数百种禁止从印度采购的商品,或许是出于安全考虑。与此同时,印度承诺降低巴基斯坦商品的关税。例如,印度人在印巴分治之后第一次可以喝到穆里啤酒。(没错,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也有自己的酿酒厂。)
但是最大的变化还没有发生。两个宿敌还同意在阿塔里-瓦格赫边境开放一个新的检查站,巴基斯坦在今年年底将给予印度“最惠”待遇,也就是说,印度将得到和其它国家一样的贸易待遇。另一项大举措是,印度将放松对巴基斯坦游客的签证限制。(2009年,印度向巴基斯坦人发放了不到52000个签证,在新政府执政期间,这个数字将有大幅度上升。)印度一家工业集团预测,所有迹象都表明,这些变化在未来两年里将为双边贸易额增加80亿美元。
美国国务院在十月份表示,希望双方关系缓和的现象能推动克什米尔等问题的解决,我们希望如此。与此同时,或许长期以来不顾伊斯兰堡的多年抗议,依然对巴基斯坦棉花征收高额关税的华盛顿,也应该向印度学习如何改善与这位令人头痛的盟友之间的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