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第三个简单的探讨一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其实是在7.23讲话当中,把目前的中国的发展布局定位成五位一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这样一种新的架构反映了不仅仅是一个发展布局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理念,从原本的注重相对单一的经济效率转向社会的整体繁荣,文化在实现这个过程当中扮演者举轻若重的角色,文化是一个战略问题,他不是以往的对文化的理解,认为他只是韵母,今天它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
我们党其实对文化问题历来非常重视,我们在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个的“两大法宝”是笔杆子加枪杆子,这里的笔杆子其实指的是文化宣传方式。最近的几次党代会当中对文化问题的强调看一看党对文化认识的转变。
十五大的时候,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十六大的时候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七大报告当中把文化单列一章,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且有了很多新的提法,理论上的闪光点,比如说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谐文化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概念等,我们看这个图是理解党代会报告当中文化出现的次数,十三大的时候出现了19次、十四大22次、十五大报告51次、十六大报告84次、十七大报告当中一共出现了129次,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党对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对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也是在不断的深化,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有这样一句话:文化是未来社会变革的第一力量。我们看到在当今的世界,文化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如果说文化只是作为隐形的基因在起作用,现在已经成长为现行的力量。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的复杂,文化因素将会在新的世纪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个部分。
二、当前文化建设要抓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文化立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第二个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第三是内外兼修维护和加强对外交流,第四个是双轮驱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文化立魂: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
第一个问题文化认同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我们在六中全会的时候,包括这次十八大报告当中都对核心价值体专门的篇章、段落对它进行论述,应该说部署这项任务是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会议,也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进行的创新。我们已经建党91周年了,经过91年的发展,我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确是面临挑战,因为我们面临当前环境的变化,人的接受心理的变化、社会状态的变化等等,所以的确在心态方面需要有创新,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样的话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公民的发展都需要有灵魂,就像人的肌体一样,即使身体再发达,血肉再丰满,没有灵魂的话,身体就是行尸走肉,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他完成立魂的工作。
我们刚才说到,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元化,乱向丛生,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党、全社会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思想道德的基础,必须对信仰进行重建,十七大报告当中提出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六中全会当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样全新的概括应该是提到很高的高度。十八大报告当中继续沿用这样的表述。
我们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信仰,其实这不是近期才出现的问题,应该说中国一直是缺乏信仰的。孤独我们不像很多国家那样通过宗教发展,比如说像很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最初的思想来源就是清教精神,还有很多的国家他是以佛教作为权力性价值。中国本身就没有这样意义深的宗教,我们应该说在中国三千年的传统社会,儒家的学说是作为准宗教的东西在起作用,但是我们看到,今天的儒家文化很难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他所传承的机制,传承他的人原本的士大夫阶层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那么,他的社会基础也不存在了,所以这个学说很难在当代学说当中发挥作用。
刚才我们说道,现在处在巨大的信仰真空当中,欲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物质生活水平得到的极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看到今天在寺庙里烧香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什么原因?因为人都有一种对精神家园的渴望,都是希望获得某种终极关怀。我们现在讲文艺建设,特别是主流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东西,让人能够找得到价值目标、有皈依感的,能够让社会形成凝聚力的东西。中国农村基督教呈现迅速蔓延的趋势,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信教民众人数的数据依然是70年代周总理公布的,现在远远不止,所以思想阵地需要去坚守。因为全球化时代,资本进来了、产品进来了、技术进来了,与此同时,思想文化的观点也进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着跟其他非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或者是流派,争夺思想阵地的任务,作为民族众多、社会分层很复杂的国家,中华民族要保持强大的社会向心力,要把持稳定的秩序,首先不是靠强制性的约束捆绑,更重要的靠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在长期相互交往中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往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当年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为什么会倒台?现在我们学术界对这个有很多的研究,有人认为最高领导人走向自由主义的倾向,还有认为是由于苏联的政治高层,当时的高级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希望国家解体,解体完了之后他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获得非法的财富可以被合法化,还有认为老百姓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包括思想方面已经是缺乏信心,还有观点是由于整个社会出现了发展的停滞,今天我们在十八大报告中反复的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重要的原因。原因很多,但是说到底其实是由于当时整个苏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丧失,苏共失去了文化上的领导权,最终导致了亡党亡国。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其实我们也是在这个方面作很多的努力,如果说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道德基础,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谈不上任何的凝聚力,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在十八大报告当中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报告当中提出了24个字、12个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的提法,首先强调这24个字不是最终的核心价值观的版本,我们看报告当中是分三个层次,一个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个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于个人的要求,在三组词的最后,用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价值观念跟意识形态有密切关系的。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拿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这是中宣部在各个地方征求意见之后,希望在四、五月份推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施行,但是我们看到已经到年底了,核心价值体系的事实纲要其没有最终的颁布,这可以看出来其实在各个部门之间我们的文化部门很多,比如说广电、新闻出版、宣传部、文化部等等,在各个文化部门之间对于这个问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看得出来这个问题非常困难,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有太多的任务。
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核心价值体系,当中概括我们目前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四个困难,比如说既要建立全人类向往的,同时他要超越西方普世价值的陷阱,比如说要建立不仅仅是八千万党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念,而且他要在普通老百姓当中产生作用,原因很多,困难也很多,可能今天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可能提出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像民主、自由、平等这些概念,这不是社会主义所独有,这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当中提的很多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以我们的方式对他进行全新的解读,也反应出在理论上的自信,所以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困难不在没有好词,而在于拿不准,让人一听就觉得是切合心意的,所以这样的问题,关键不是理论上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怎么入脑、入心,怎么样成为党、国家、公民所共享的价值。
今天不仅仅是国内建设凝聚力的问题,还有我们向世界传达的价值理念,什么是中国人信仰的东西,今天中国说要争取国际文明对话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是从哪儿获得,我们今天的电视剧拍的数量是世界第一,电影产量世界第四,图书出版世界第一,包括动画片分钟数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看到,即便如此,全年的电影票房收入赶不上一部美国的《变形金刚》,原因在哪里?最终构造价值观的方面,我们在价值观的建立包括传播方面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去做,所以这种话语权的获得,实际上来自于这样一种价值的东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